“即使我们设计出能够承受更高过载的战机,我们的飞行员,能够承受吗?”冯伦的话,就如同一盆冷水,让所有人的激情都被浇灭。
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
飞行员无法承受太高的过载。
所谓过载,就是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经过长期训练的飞行员,短期内可以承受10个g的过载,但是这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美国苏联等国家,由于技术先进,战能够承受的过载不超过9个g,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飞行员同时得承受9倍自身重量的压力。
人的眼睛有3秒钟的氧气储备用量,大脑则是有10~12秒的氧气储备用量。在超过了人体承受的过载极限的时候,3秒钟之后,飞行员就会出现丧失视觉的情况,10~12秒,飞行员就会因为承受过载过高而失去意识。
高倍过载的时候,飞行员承受着自身数倍的重量,这就使得全身的血液因为重力原因向着身体腹部以及腿部的下半部分流去,这就造成心脏以及大脑缺氧。
歼十的机动性能虽然好,但是在这方面,其实有着非常多的不足,大部分的机动动作,跟国际上所有的战机一样,都是保持在4~6g过载的水平,按照f16的设计标准,过载达到6g持续45秒,9g过载持续15秒才能算得上三代战机中的一流水平,国内的歼十,其实是达不到的。
就如同美国f-15一样,过载持续时间达到100秒而且反复出现;虽然其最大可用过载7.33g,但实际使用中瞬间飞行过载频繁超过9g。这也是为什么f-15战斗机的飞行过程中,不允许战机飞行员做出大幅度的激烈机动的原因,很多性能都没有办法完全发挥。
歼十,6g过载持续38秒,9g过载,只能持续十秒!
这是一个缺陷,即使采用了美国第四代战机°后倾座椅,使飞行员形成背部斜躺而腿脚弯曲抬高的姿势,即使采用了在大机动过程中飞行面罩瞬时间向着飞行员肺部注入大量的高浓度氧气,也因为中国相比美国在抗过载研究成果开始从实验室向实际型号研制转移;在抗过载座舱、新型抗荷服、代偿背心、抗荷加压呼吸、新型抗荷动作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方面的落后,无法让飞行员承受更多的过载!
哪怕刘一九从一开始就在这些方面投入,也是没有办法。
人家美国人从六十年代就在开始研究,国内虽然也有,投入的力度却非常小。
九院往里面砸入了不少的钱,也没有获得太大的成果。
冯伦现在的话,就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缺陷上的深刻反应。
“却是,现在限制战机机动性能的,不再是之前的飞机本身设计,而是飞行员能够承受的最大过载以及承受持续高过载的时间……”刘一九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观点,“不过,这不是限制我们发展高空高速方向战斗机的理由!即使我们的飞行员没法做到,我们可以发展无人机,不用飞行员!”
刘一九并不想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如果有疑问,可以下来讨论,但是在这个会议上,争论这个,真的没有太大的必要。
对于整个九院来说,这个项目本来就是饱受争议的项目。
空军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刘一九个人在坚持,所以,这个项目这些年才能得到持续的经费投入。
就连负责研究的冯伦都反对,刘一九心中如何能够痛快?
“刘主任,既然现在说到了这个项目,咱们还是弄清楚吧。我想,应该所有人都是对这个项目有着很大的质疑,为的目的是什么,虽然,九院的经费是自筹,项目自主权也是有的。”后装总部的代表这个时候不干了。
甚至,他用话堵死了刘一九想要用他们自筹经费,拥有项目自主权来搪塞。
他们也没有说要取消这个项目,钱是刘一九他们搞来的,但是也是属于国家不是?花了这么多钱,咱们不干涉,至少得让我们大家弄个明白不是?
“是啊,刘主任,这个项目,确实是……”诸厚道最是清楚,双三工程的来源。
这是原本的六十年代为应对苏联图-22m逆火轰炸机以及美国b-1b超音速轰炸机而提出的一款针对性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截击机,最开始指标是双26,从六十年代项目开始,就几经波折,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国家一大批的项目下马,被刘一九把整个团队以及研究的基础资料弄过来了,启动了一个性能指标更高的双三工程。
高空高速,在那个时候,其实就经过多次的争论。
刘一九一直都是强行压制反对声音。时至今日,这样的争论因为项目经费问题再次出现,甚至连项目研究团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挫折,也是失去了信心。加上世界上并没有听说哪一国在研究这种类型的战机,对于研究人员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高空高速战机在这个时代,是否有必要,其实争论的并不是太过厉害,因为所有人都是认为没有必要。
甚至,刘一九都是认为没有必要,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