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抗战之铁血悍将> 第117章 日军第三次易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日军第三次易帅(1 / 2)

就连老蒋也亲至贺电,嘉奖前线有功将士,“经此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望鼓励官兵奋斗努力,并为我代为奖慰也。”

而反观日军一方,植田谦吉在战后,当看到损失统计报告后,眼泪都快下来了。此次日军的损失实在是太过惨重了,独立混成第24旅团几乎被全歼,第9师团也遭到了重创。虽然植田谦吉十分不甘心就此失败,但是以当时他们在上海的兵力,加上日军新败,已经根本无力再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了。

而前线惨败,如此巨大的损失,即便植田谦吉想要隐瞒,也根本瞒不住,只能如实的上报了日本大本营。

日本大本营在得知前线再次惨败的消息后,朝野震惊。因劳师动众,战事难以速决。为此,23日,经日本内阁会议决定,火速派遣陆军增援。于是参谋本部决定成立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由前田中内阁陆相白川义则大将接替植田植田谦吉,增派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厚东笃太郎中将)、第十四师团(师团长松木直亮中将)和飞机一百多架来华,以便在上海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上海抗战发生后,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因此在抵抗之际,一面照会欧美各国和国联,要求“履行其条约之责任”。由于上海战争直接威胁到各帝国主义利益,因此,迫使他们采取比对待九一八事变较为积极的态度。正因如此,在上海战争过程中,由英、美、法出面奔走的“调停”一直不断。国联理事会不顾日本代表的极力反对,20日决定将中日冲突移交国联大会处理,并以3月3日(日内瓦时间)为大会开会日期。

2月下旬,美国国务卿****生也再次出面警告日本,重申《九国公约》等必须维护。2月23日,美国国务卿****生以给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波拉(WilliamE。Borah)的书信的形式,申述维护中国门户开放政策及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的重要性,重申“不承认主义”的立场,表示美国政府“不能承认任何影响我们政府及人民在华权利的任何局势,或任何该两国所订立的违反此等公约条款的条约或协定”。24日,美国政府将这封信转交给国联秘书长、中日两国政府及英法等国。同时,美国政府还决定派代表出席即将召开的、讨论中日问题的国联特别大会,希望促成中日双方的停战谈判,尽早结束上海战争。但另一方面,就在日本准备加派军队援沪时,****生又对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表示,美国政府不鼓励制裁日本的行动,尤其可见列强之阴险,一面嘴上喊着抗议日本在华行为,一面又暗中故意放纵日本的行为。

所谓的《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华夏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华夏的联合统治,加深了华夏的半殖民地位。

此时日军新败,在援军尚未到达之前,没有能力发动新一轮的进攻。而中国方面虽然全线大捷,但是在武器装备完全处于劣势的前提下,这样的大捷完全是靠着战士们的尸骨堆积出来的。此战虽然大胜,但是中国方面的损失并不少于日军。况且日军有舰队和飞机的掩护,中国方面也无力将侵入上海的日军尽数歼灭,因此也没有乘胜追击。战场上难得的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双方士兵都老老实实的躲在战壕里,默默的****着伤口,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样的平静是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的。

战斗结束之后,第六团奉命转移到后方进行休整。此战第六团由于深入敌后,在各部队中损失无疑是最大的。整个团到战后已经仅剩下不足五百人了,而陈翔所在的一营,也再次打残了,一个加强营到最后仅剩下差不多两百人。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一刻陈翔也在次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争并不是我们挑起的,而是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的。我们除了奋起反抗之外,别无他发。日本的国力要强于我国,日本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也普遍高于我军。但是这些都不会成为我们退缩的理由,因为我们如果不抵抗就只能沦为亡国奴。如果我们对日妥协,就只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软弱,到时候只能会引来更多的财狼来瓜分我们的国家,就像晚晴末年一样。所以在面对侵略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奋起反抗,用生命和鲜血来捍卫我们的祖国,来保护我们的人民。

至于企图奢望于国联的调停,那无异于痴心妄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没有人会同情弱者,他们只会纵容强者。所以如果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上,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别人的尊重,是靠双拳打出来的,而不是靠祈求别人的施舍得来的。乞讨是只能收获凌辱,是绝对不可能获得尊重的。后世新中国是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