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座子。黄龙士静静看了一会,表情很复杂,最后,轻轻叹息一声。范昭知道,这一声叹息,吐出了黄龙士深藏在心底里的一生围棋情感。范昭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瞬间,黄龙士顿悟了围棋在佛门中的终极之理。这种顿悟之妙,无法用语言表达,黄龙士只觉得围棋盘瞬间扩展到和宇宙一样,无边无际,复杂的无法形容;但是,冥冥中似乎又有一个至简至易的大理在控制着万事万物,乃至天体宇宙的运行。
黄龙士伸出右手,在棋盘上画出两道曲线,问:“你们看到什么?”梅儿率先道:“龙和尚,是佛家标志卍字符!”僧秋船也叫起来,道:“是卍字符。”范昭的脑海里迅速浮现一个画面,道:“嗯,确实是卍字符!真是出乎意料的发现。”黄龙士缓缓道:“这就是围棋在佛门中表现出来的终极之理!”
梅儿慧根甚好,若有所思。范昭震惊于围棋盘上卍字符的伟大发现之中。僧秋船嚷道:“师父,你说清楚点啊,弟子一点都不明白。”黄龙士目光流露慈祥,道:“孩子,卍字符的奥妙在于圆融不灭。围棋有战斗,有胜负。然而,战斗与胜负,只是围棋的表象,弈棋之道的根本,是通过弈争达到无争的境界,以至佛家讲的圆融不灭。
范昭问:“大师所言,莫非是说‘上善若水,唯夫不争’?”
黄龙士看了范昭一眼,缓缓道:“有这样一层意思。”
范昭脑子急转,寻思:“梁魏今悟到流水,施襄夏却从流水中悟到静,似乎玄妙更高一层。如今大师又讲了佛门的圆融不灭,禅机深远。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的棋艺怎么还是这么低呢?”
范昭抬眼一看黄龙士,黄龙士眼中笑意甚浓,似乎在说“你真的懂了吗?”范昭道:“大师禅机玄妙,弟子愚钝,无法理解。”黄龙士缓缓道:“修行之道大也。人可以从经书中悟法,也可从棋艺中悟法。范施主虽然懂得结论,却没有从棋艺渐进中悟到升华了的棋理。少了悟的过程,等同于拔苗助长。”范昭懂了,就象一个中学生,知道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然而,中学生对这三大定律的理解,远远不如牛顿深刻,也比不上牛顿在大自然的运动物理现象中运用自如。说白了,不告诉中学生结论,中学生能从繁杂的力学现象中自个推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吗?当然不能!
范昭问:“大师去了日本一十六年,可曾与道策对局?”
“道策——”黄龙士皱起眉头,苦苦思索,道:“似乎有这个人,老衲忘记了。”范昭心中嘀咕:“黄龙士在日本十六年,没有理由不遇到道策。但是,黄龙士对道策印象模糊,由此来看,两人要么没有交过手,要么就是道策的份量太轻,不足以引起黄龙士的重视。”黄龙士道:“老衲只记得,日本的棋手,都输给老衲。老衲游完日本,倍觉孤独,思乡心切,搭上一艘商船,在上海登岸,然后隐居在此。”
黄龙士横扫日本棋手,身为名人的道策没有理由不出手的,只是,具体情节黄龙士似乎已经淡忘。范昭继续求证,问:“大师不记得日本弈棋之事,怎么记得在日本有一十六年之久?”黄龙士道:“老衲回到上海时,是康熙四十五,算下来在日本十六年。老衲一直记得这个数字。”
中国古代棋手,普遍不重视记录棋谱,对局时间地点都不记录,有些棋谱没收完官子不说,甚至连胜负都不注明。这可不是好习惯。古人能看懂棋谱,今人不懂古棋,看起来就费力了。范昭猜想,有可能从日本古谱中找到龙和尚游历日本的蛛丝马迹。但是,日本围棋四大家一向以家族利益为重,不排除四大家对外来龙和尚的棋谱做一个集体大封杀。
范昭想起吴清源和秀哉的世纪对局,问:“大师,我有一日本棋谱,想请大师指教。”黄龙士微微颔首。黄龙士看到黑棋1、3、5的走法,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当范昭摆到白30时,黄龙士道:“白棋方向正确,但是,当多拆一路。”
范昭问:“白棋拆三不是太虚了吗?”黄龙士道:“不要看重星角上的两颗白子。白拆三看上去虚,可是黑棋却不好攻白三子。不容易受攻击的棋,就是坚实的棋。这是虚实相生的道理。白棋下得凝重,下一手,要被黑缠住攻击了。”范昭不作声,接着摆棋。实战进程如黄龙士所言,白三子被黑棋缠住攻击。范昭摆到159手时,问:“大师,请您判断一下形势,白下一手当下在哪里为好?”
黄龙士略作沉吟,抓起一枚白子,放在棋盘上A处,道:“白优,或可胜两目。”范昭佩服不已,问:“大师如何发现此招?”黄龙士不答反问:“如果白棋能在实战中下出此手,其水平不低于道策。黑棋是一个少年吧?”范昭心里直嘀咕:“内行看门道,黄龙士和施襄夏都看中黑棋,而且猜出是一少年。”范昭应道:“是。大师,您想起道策来了?”黄龙士微微颔首,道:“道策是日本名人本因坊,光头,却不是和尚。在寺院,我和道策下了十盘棋……”黄龙士忽然想什么,闭口不说。范昭心中一喜,忙问:“胜负如何?”黄龙士微微一笑,道:“胜即是负,负即是胜。范施主何必在意胜负呢?”
范昭见黄龙士不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