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清棋情录> 第105章 34 别样女儿别样心 不同江山不同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34 别样女儿别样心 不同江山不同人(2 / 3)

思,不由双颊姹红,不好意思起来。范昭接着道:“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天下乃黎民苍生之天下,非一家之天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臣尚如此,何况平民百姓者也乎?”

陈慧殊道:“好吧,妾身错了。那满清出‘剃发令’,相公怎么说?”范昭望向远方,缓缓道:“清入主中原后,游牧部落抢掠恶习难改,摄政王多尔衮视汉民为土芥,颁布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以及屠城,此为清初六大弊政。强取豪夺,视黎民百姓为土芥,则黎民百姓亦视其为寇仇。清初朝政不稳,皆因于此。社会太平,只能靠实施仁政善化教导去实现和维持,依靠强权暴力,纵然能够骄横一时,最终必然败亡。多尔衮死时仅三十九岁,只过得两个月,顺治帝平其陵,鞭其尸,断其头,皆因其多行不义之果。多尔衮死得早,否则,即使有洪承畴辅佐,清必亡于多尔衮之手。大清朝历经康熙圣治,如今江山稳固,此天意也。天意如此,我等沧海一粟能当如何?!两千年来,历朝历代长不过三百年。如今大清朝已过百年,或许再过二百年,清廷腐败,又将有新兴朝廷替代之,一如明朝代替元朝。”

张朝仪拍拍手掌,赞道:“范哥哥解得好。”陈慧殊眼神中亦流露佩服之意。

范昭继续道:“若论史上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岳王武穆当论第一。”众人皆不语言,静心聆听范昭评说。范昭道:“岳王武穆抗金,是精忠,非愚忠。朱仙镇一役,岳王武穆以五百骑破兀术精兵十万,彻底摧毁金人意志。金人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惜乎宋高宗赵构以一己之私,决意议和苟安,与奸相秦桧沆瀣一气,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王武穆。岳王武穆死后,金人几度南下不能灭南宋,延南宋半壁江山一百五十年,此乃岳王武穆精忠报国之民族精神使然。岳王武穆之忠,非忠于赵氏朝廷,而是忠于大宋百姓,此乃忠臣之精髓,精忠也。精忠报国,愚忠报君。南明朝廷快速覆灭,皆因内部党争,相互倾轧之故。岳王武穆眼见十年功废,还我河山无望,唯有牺牲自己,以此稳定南宋朝廷内政,免我华夏文明再度沦丧于野蛮人的铁蹄之下,保南宋黎民百姓平安。其心昭昭,天地可鉴。”

张朝仪一伸大拇指,赞道:“岳王武穆礼义廉耻,堪称天地间真正奇男儿。”陈慧殊亦道:“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长江以北,中原一带,长年刀兵不息。先是金人南下,后是蒙元铁骑,几乎毁了汉学。如今满人尊崇汉学,接收汉化,是我华夏文明之幸。洪承畴虽非为保天下而降清,但是,其作为确实起到保天下的作用。所以,他死后,康熙圣祖赐谥号文襄公。”

秋儿问:“小姐,什么叫做‘保天下’?”陈慧殊看了一眼范昭,道:“你问少爷吧。”范昭想了想,道:“大儒顾炎武在其著《日知录》中有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如果清廷能继承华夏文明,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明朝尽忠的事应该只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但是,清初六大弊政,几令汉学亡,是故保汉学天下,人人有责。洪承畴之流,试图汉化满人以继承汉学之行为,并非其降清之初意。自古艰难唯一死,洪承畴降清,根本原因在于其不想死。或许,他觉得人之死,也应死有其所吧。”

张朝仪道:“洪承畴虽然有功于天下汉学,但是,其食大明君禄,沐大明皇恩,松山兵败被俘,当以一死保节明志。”范昭道:“君之禄,源于万民税赋;皇之恩,非大义所存。所谓文死谏,武死战,真的就那么绝对么?大厦腐朽不堪,与其想方设法修修补补,不如推倒再建,才是正道。唉,不管怎么说,亡,百姓苦;兴,百姓也苦啊。”

张朝仪虽然不同意范昭,但是一时又找不到反驳理由。张朝宗道:“妹妹,此处风景已尽,不如下山去吧。”

六人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从山上下来。范昭忽然看见一树黄花开得甚好,便问:“娘子,这树黄花开得娇艳,似乎占尽了秋色。这树黄花,娘子可知叫什么名字?”陈慧殊一摇螓首,道:“妾身不知。”张朝仪笑道:“占尽秋色,范哥哥说的真妙。如今正是秋冬之交,此情此景,妹妹偶得一句‘一树黄花秋色尽’,范哥哥快对来。”范昭一望长江,信口对道:“两岸青山游客来。”张朝仪一怔,遂欢颜道:“范哥哥对得工整。君山是儒、道、释三教之福地,看这江上岸边,青山隐隐,人来人往,一为名,二为利。”陈慧殊打趣道:“妹妹此山游,名利两不求。觅得金龟婿,夜暖春不休。”张朝仪俏脸一红,低声道:“妹妹没。如今姐姐称心如意,倒是‘夜暖春不休’了。”张朝仪原句奉还,令陈慧殊难为情。众人见二女神情忸怩,不由轻笑了起来。

作者注:礼义廉耻,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