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由校微微点头,似是接受了秦暮的说法,无论怎样,毕竟出兵外国保护本族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声誉,大长了帝国声威,这在帝国近一两百年间里的历史上是还从未有过的光辉一页,即使自己百年以后也足以向后世子孙们夸耀了。
不过,自己也得勒勒这家伙,不能让他恃宠而骄,否则再有类似情况,恐怕对帝国对自己赵氏一脉的皇权可就真是一个威胁了。
“诸位爱卿,方才秦爱卿已经把出兵楼兰的情况作了汇报,大家以为如何?”赵由校虽然心中已经接受了秦暮的解释,但表面上却并无任何表情变化。
“父皇,儿臣以为秦大人处于当时那种情况,未经帝国批准边擅自出兵也是无奈之举,何况又为帝国赢得了如此巨大的声誉。儿臣以为秦大人此举当奖不当罚。”
出列的太子赵岩,近段时间他春风得意,风头正劲,说起话来也言简意赅,铿锵有力。
赵由校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没有搭腔,目光转向其他大臣:“诸位的意见呢?”
轻轻咳了一声,一个干瘦老者站了出来,正是帝国礼部尚书田易,他满脸堆笑,不慌不忙的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秦大人未经帝国朝廷批准就擅自出兵外国,依照朝廷律例,理应处罚,但鉴于事发突然,需得当机立断,秦大人此举也属应急,不过此风不可长,应予严禁。所以臣认为秦暮大人可以说功过相抵。”
这田易不愧为老奸巨滑之人,对赵由校心思的揣摩无人能及,一番话说得赵由校轻轻点头,其他大臣哪还不知趣。纷纷附和田易之言。
“嗯,既然诸位爱卿意见如此,朕也觉得这次出兵虽是无奈之举,但绝不能纵容,但朕念你一心为国,便赦免你此次之过。只是那拓疆之功那也就免了,秦爱卿,你可有意见?”
“陛下圣明,微臣谢过陛下恩典。”秦暮装模作样,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既然这件事已经过去,朕就不再追究了。朕和诸位爱卿对那北楼兰都甚是陌生,想听一听你讲一讲那北楼兰现在究竟怎样?那是个什么样的所在?与我帝国有什么不同?”赵由校一副兴趣盎然的模样。
“陛下,那北楼兰虽远离帝都,也甚是边远。但却也是一个富饶之地,只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倒是远远比不上帝国之地。”
秦暮见赵由校已经将兴趣转移到北楼兰这块新得之地上,心里暗暗高兴,“微臣有几样物品想要呈献给陛下。”
“哦?”赵由校大感兴趣,“呈上来让朕瞧瞧,是何稀罕之物?”
秦暮随即让殿门口的传令吏出门取来早已准备好的两个盒子。送上大殿,在经过殿门前侍卫检查后。才呈送上赵由校的御案。这两个盒子一大一小,小的是一玉盒,大的则有一米左右,是一个长方形的木盒。
赵由校欣然掀开玉盒盖,映入眼帘的一支竹笋模样的东西,只是这笋子颜色极浅。白中微带金黄,一看便不是凡品,更为奇妙的是这东西上似乎总有有一层淡淡的烟雾缭绕,久久不散。赵由校端详半晌,也不知道这是何物。便让侍从以此物展示众大臣。
见众多大臣观过此物后议论纷纷,但竟然无一人能确切说出此物的名称,赵由校有些惊讶,“诸位爱卿见多识广,难道都不识此物吗?”
众位大臣争论半天还是说不出所以然,倒是农政大臣秦跃东犹豫了一阵,站了出来,“陛下,老臣观此物,有些象《山海志异》中所著的天笋一物,不过臣也未见过真物,只是在书中见过图画而已。”
“哦?这天笋是个什么稀罕物么?”赵由校饶有兴趣的问道。
“《山海志异》有书曰:‘大陆之中,有大泽,方圆万里,有云锁雾笼之处,终年不散,其浮泥深处,产奇物,形如竹笋,初色淡,百年后泛金,谓之天笋。’臣想也许就是指此物。”秦跃东摇头晃脑背了一段文章后解释道。
“那此物有何奇异之处?”赵由校含笑问道,既是《山海志异》所著物品,定然不是凡物。
“传说这天笋一物,乃上天所赐,属可遇不可求之奇物,大泽之中,云笼雾绕,难以寻觅,浮泥中落叶亦沉,老臣也从未听说有人获过此物。传闻常人服用此物能长智慧,旺精神,有返老还童之功效,绝非一般补物所能比拟。身体虚弱之人服用后,则可强精固髓,补气增元,一扫病态。”秦跃东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一一道来。
“果真如此?秦爱卿,这物可是天笋么?”赵由校将目光转向秦暮。
“秦大人果然学识渊博,此物正是天笋,乃是居住于绿海沼泽周围的少数民族所献,几十年来仅获此一支,臣献于陛下,祝陛下龙体安康,长命百岁。”秦暮装出一副惊异模样,令秦跃东大感自豪,然后才恭敬的回答。
“嗯,难得爱卿一番心意,朕就领了你这个情。”赵由校脸色多云转晴,心情也明显好了起来。
“那这些又是何物啊?”他又揭开大木盒封盖,里面赫然是一份图画,一份书简,以及一个黑沉沉的拐杖模样的东西。
“回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