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刚刚进入工作日,《华尔街日报》上便出现了关于东南亚外汇市场出现异常的新闻。
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东京、港岛和新加坡几大外汇交易所,泰铢、印尼盾等货币汇率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身处其中的圈内人无一不感受到一股黑云压城的紧迫感。
最近几个月,由于国际外汇炒家暗中大举吸纳东南亚各国货币进行建仓,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货币都出现了短暂的急速升值。泰铢兑换美元的最高点甚至达到了22:1,升值幅度接近12%。
经历了最后两天的蓄力,周三,以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为首的国际外汇炒家突然向东南亚货币体系张开獠牙,从当天各大外汇交易所开盘起,大量泰铢抛单就出现在各大交易所平台上,突然而来的袭击让泰国正府完全措手不及,甚至没能第一时间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随后,连续三天的持续泰铢抛售,轻松将短暂升值的泰铢打回原型,甚至跌出了最近几年泰铢兑美元25:1的平均汇率,截止周五收盘,泰铢兑美元汇率已经暴跌至26.3:1,三天时间的贬值幅度就达到惊人的19.5%。
1997年,泰国全部货币发行量大概9万2000亿泰铢,按照最近几年平均的25:1汇率来计算,相当于3700亿美元。但仅仅只是三天时间,当汇率降至26.3:1时,泰国货币总值就已经下跌至3500亿,200亿美元的财富因此烟消云散。而很多人都清楚,这一切还仅仅只是开始。
东南亚货币市场硝烟弥漫的时刻,北美暑期档电影票房的竞争同样激烈。
首周末三天狂揽7025万美元票房之后,进入工作日,《海底总动员》的票房势头丝毫不减,继续以每天600到700万美元的速度收割着票房。
最终,《海底总动员》的首周票房达到9745万美元,不但比同期上映的新片《超时空接触》整整高出了6600余万,更是几乎相当于同类型竞争对手《狮子王2》前两周票房的总和。
受到《海底总动员》的影响,排名第二的《超时空接触》首周票房只有3129万美元。
紧接着,《狮子王2》最终跌幅扩大到36%,第三周仅收获2709万美元,累计票房1.25亿美元,排名第三。
本周票房最为惨烈的无疑便是第四名的《哥斯拉》,由于一边倒的差评以及《海底总动员》的强势冲击,《哥斯拉》第二周跌幅接近恐怖的68%,票房仅有可怜的2357万美元,两周票房累计9723万美元,甚至还不及《海底总动员》的首周票房。
《哥斯拉》惨淡至极的票房表现不但让索尼当初全球10亿美元的票房野心变成了笑话,甚至连媒体都懒得再对这部注定被遗忘的烂片评头论足。
萤火虫影业的《空中监狱》虽然排名第五,但由于《哥斯拉》和《超时空接触》两部真人大片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空中监狱》的第三周跌幅依旧保持在良好的34%上,再收1528万美元,累计票房稳步攀升至7265万美元。虽然影片北美票房是否能够破亿依旧难以预料,但与《第五元素》、《哥斯拉》、《超时空接触》几部影片相比,《空中监狱》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更何况,《空中监狱》7500万美元的成本,在几部真人大片当中算是最低,回本压力不大。
随着前一周的票房数据出炉,6月20日,周五,一直被华纳紧紧捂着的《蝙蝠侠与罗宾》终于在北美2900多家影院上映,影片的质量也丝毫没有‘辜负’很多媒体和影评人的猜测,一个烂字甚至都已经难以对其进行形容。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大概能够表现出广大影评人的一些心声:“整部电影中,乔治·克鲁尼、乌玛·瑟曼、阿诺·施瓦辛格等主角的形象,无疑都非常接近漫画角色,但对于故事剧情、电影台词、角色演技以及其他,我实在生不出任何评论的念头。”
作为在北美连续畅销了数十年时间的超级英雄角色,蝙蝠侠在北美可以说拥有最为庞大的影迷群体。但在整个系列频繁更换主创,电影质量一路下跌的情况下,蝙蝠侠影迷的耐心似乎也终于被消耗殆尽。虽然影片首日依旧以1611万美元的票房夺得单日票房冠军,但只是上映第二天,《蝙蝠侠与罗宾》就被《海底总动员》一脚踢下了单日票房榜榜首位置。
甚至,《蝙蝠侠与罗宾》还创造了暑期档第一个首周六票房下跌的记录。按照通常的票房规律,大部分影片上映首周,周六票房都会高于周五,哪怕是两周前同样遭遇大量差评的《哥斯拉》,周六票房也比周五票房高出了大概200万美元。但《蝙蝠侠与罗宾》在首日1611万美元票房之后,第二天票房就下跌到了1509万美元。
《海底总动员》在经历周五被《蝙蝠侠与罗宾》短暂压制的1430万美元票房之后,第二天单日票房就再次反弹到1750万美元高位,业界预计《海底总动员》次周票房将依旧保持在6000万美元以上,票房表现甚至比很多大制作影片首周票房还要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