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眼神鉴> 第37章 潘家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潘家园(1 / 2)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十几年前,潘家园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潘家园古玩市场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潘家园位于朝阳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要说这京城之中,古玩市场并不是只有一家潘家园,但是潘家园现在已经享誉全世界,就连那些满嘴外国话的蓝眼睛大鼻子都知道来京城要去潘家园里淘淘宝。

只不过现在的潘家园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样,那个时候整个潘家园还有近六成的真品,现在?只能用呵呵两字形容,可以说,这千百个摊位之上,成千上万件玩物,有百分之一的真品就算烧高香了。

丁伟在没来京城的时候就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以前他没得到天眼之时,对此也只是一种好奇而已,并且对于古玩他更多的是羡慕别人拥有,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天眼,也许在这潘家园之中会大显伸手也不一定。

江浩自己回旅店,他一个人也无所事是,正好去自己向往以久的潘家园看看,打车来到潘家园,还没进去就被这里震撼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好大啊!这里不只是商铺林立,推位更是遍地。而满摊位上的物件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进到潘家园,直接来到一个最近的摊位处,看着上面摆售的瓷器,玉器,铜器!以目前丁伟的眼力来说,他只能分辨出一小部份是“西贝”货,也就是假货!其它他还真不看出来,对应一下自己近期所有,不得不说,自己花眼了。丁伟并不着急用天眼观察这些物件,反正自己时间很多,慢慢看!

“小哥,相中啥了?”摊主带有外地口音,笑呵呵看着丁伟,像丁伟这样的人在他们这些商家眼里有一个很好的代名词“棒锤”!

在古玩行中,棒锤的意思和人傻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