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展现在我们眼前,由于年代太久远的缘故,一米左右的石板路,已经磨得很光滑了。道路两旁,是参天浓郁的古柏。这就是金牛古道,秦朝就有了,这也是蜀道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古道上深深的车辙,仿若还在回响着当年碌碌的车轮声,从依稀的苍苍林木间隙中,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刀光剑影…。
刘备人蜀,诸葛亮北伐,魏武灭蜀,都曾在此发生。时光在这里凝固了…,步过古道,便是庞统祠。这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清代康熙年间的石木结构祠墓。祠墓门口有两棵高挺苍劲的古柏,据传这柏树是张飞所植,所以又叫张飞柏。门柱两边有一对石狮子,雕刻精细,活灵活现。斗拱木结构的梁柱,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各种图案的深浮雕、镂空雕,精工细艺。只可惜,结构完整的古祠墓建筑,到处油漆斑驳,残破荒凉。游客也只有我们四人,不由得我们不心情索然,对庞统的遭遇深感同情。
唉——,我又想起了《红楼梦》的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诗句。祠墓门口有一付楹联,写的是:“千秋功业留三国,一代忠贞属二师”。呜呼兮——,庞统,裴凉兮——,士元。唉——,士元,你是一代名臣,三国才子,就想开些吧。
我们顺着墙边前往殿后,短短的几分钟路程,原来竟是一个曲径通幽的去处。一方池塘,几尾凤竹,扁竹夹道,白花胜雪……转到殿后,便是庞统之墓了。据说这墓不是真墓,是后人为纪念庞统,和墓祠一体而建的,真墓应在不远处的落凤坡。
我们拜别了凤雏,离开了庞统祠,结束了一天对古人的凭吊与缅怀,取道回校。
六号上午,我在宿舍看书,叡玉站在门口,先用手敲了敲门。
“子云,我们今天下午去文庙吧。嶲秀姐要回校了,她还想请我们一起去她们学校,再去都江堰玩一天。”
“睿玉,下午去文庙可以,去她们学校,嗯…,你们去吧。”
“子云,就是要你去呀,你可以给我们讲些典故啊什么的,只是我们去就没意思了。”
叡玉怪怪的看着我,接着又说。
“嘻嘻,我知道了,你是怕她们学校那些同学,说你是嶲秀姐的男朋友吧!”
这个快嘴的叡玉,她使我很尴尬。我还没有接话,她又说开了。
“你这人也真封建,她们学校有多半的女生,都开始耍朋友了,我们学校耍朋友的也很多呀。”
我无话回答,也无从辩白。她也不给我说话的机会,还得寸进尺。
“嘻嘻,子云。我就说你答应了,一点半。”
说完,风一样的离开了房间,留给我的是无助与尴尬。
下午,她们准时到了我的房间,一起动身去文庙。步行去孔庙大致要半个小时,就趁着这点时间给他们说说孔庙吧,免得在那儿嘀嘀咕咕,其他人听了反而不好。
“慢慢走吧,三位同学。我们边走边说,到那儿欣赏和观摩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没有多少看的。”
文庙,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孔庙,既是以前读书人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郡县的学宫,就是现在的学校。
如《诗经》中鲁颂的《泮水》就是学宫修好了之后,写的一篇对鲁僖公的颂诗。诗中有‘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的诗句。意思是说‘勤勤恳恳的鲁侯,他的教化能修明,建筑好了那泮宫,淮夷这就来归心’。虽说是颂诗,不可全信,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建筑学宫在当时有多重要了。
所以,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建筑,但我们现在要去的孔庙,确实没有书籍和资料可查考。你们知道我喜欢书法,有时间就练练毛笔字。以前去买毛笔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城里卖文房四宝的老夫子,他对这座文庙的古今变迁非常清楚。嘻嘻,我就把从他那儿了解到的告诉三位吧。
这座文庙始建于南宋时期的1206年前后,当时在城东,后因年久失修塌毁。到了明代的1368年左右,重建于现在的位置。明未又毁于兵灾,清代约1661年又重建,后又经过多次扩建。到清代的1848年~185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就变成我们今天去看的这种规模和格局了。
该文庙坐南朝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礼乐亭、大成殿等等建筑。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和空荡荡的大成殿。
我们边走边聊,一会儿就到了万仞宫墙。万仞宫墙也就是照壁,它长约三十米,高约十米左右。据说,它比北京孔庙的照壁还要高大,属国内文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
经过广场,就已经到了棂星门。我说:你们看吧,这就是棂星门了。棂星门是一个天柱式石牌坊,它造型别致,浮雕技艺精湛、生动。由于没有修缮,油漆早已脱落,浮雕表面也有轻度风化,你们看起来有点模糊。进入棂星门,就是广场,以前是文庙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