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戎州往事> 第6章 夹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夹缝(1 / 2)

第二章动员

一夹缝

自“文革”以来,领袖的话以“最高指示”称之,那是一切行动的指针,是必须执行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个关系到千百万学生命运的最高指示出台后,那两天,城里就有不少学生举着红旗,扛着横幅,敲着锣,打着鼓,在街上游行,喊着口号:“**挥手我前进,插队落户闹革命”、“扎根农村,一辈子战天斗地”,游行队伍把几个十字街头塞得满满的。

随后一段时间,除少数的学生是自行联系插队外,城里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了,按学校,按班级开始下乡插队落户,不过几天功夫,学生们就走得差不多了。满大街晃动着红旗、彩旗、标语、横幅、锣鼓上的彩带,晃动着戴着草绿色军帽的头、热泪盈眶的眼、背着铺盖卷的肩、戴着大红花的胸、拎着网兜的手、穿着解放鞋的脚。下乡的学生们随着一辆一辆的大卡车,驶出亲人的视线,消失在远处,只留下锣鼓喧天的欢送人群和一地五颜六色的纸屑。

很快,对未上山下乡知青的动员工作开始了。

李轼、吴能、方二、钟益生他们在江边游泳时,主要就是摆动员的事。

今天,杨建国也来了。下棋需要心静,他这段时间的心头像金沙江一样喧啸,静不下来。有时捏着棋子的手悬在空中,半天落不下去,对手还以为他在长考,敲着桌子提醒他时,他才发现自己走神了。

在一旁观棋的李轼悄声对他说:“走吧,跟我下河去。你心不在此。”

原本是胜势的他,连忙跟对手握手言和,称有事先告辞了。离开茶馆,杨建国与李轼下河了。

吴能看到杨建国来了,问他班上还有多少人没走时,杨建国想了一下,说:

“我晓得的有8个。”

“建国,你们班真出人才,居然有这样多人不去。”

“老吴,此话咋讲?”杨建国有点莫名其妙,不晓得吴能啥意思。

“一个班有**个人不下乡,这已经够厉害的了。另外,听说你们班有个同学家里,一家3弟兄都不下乡,这还不算人才啊?”

“嘿,老吴,你可真能开玩笑,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3弟兄不下乡,我们班不是只占其中的一个嘛,不过,倒确实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不过你咋个晓得的?”杨建国晓得是指小孙家,他感到好奇,吴能咋会晓得自己学校的事。

“我听一位同学说的,他认识3弟兄中的哥哥。他们小学时是同学。”吴能回答完杨建国,又对李轼说,“你说这几弟兄想法都那样一致,真不容易,这个家得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啊!”

“老吴,国家经济没搞好,弄得来无法安排年轻人就业,只好让学生下乡,这样多的学生,哪能没有想法嘛。一家3人要是都同时下乡了,精神压力可能暂时小点,那经济压力不是马上就来了?还有那以后的精神压力又有多大,哪个说得清?”李轼去过小孙家,晓得他家也很困难。

吴能一直在沙地走来走去问情况。他和方二一样,喜欢运动,一到江边就活动,有时连摆龙门阵也是走来走去的。他听李轼说后,点点头,心想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于是扭头去问坐着的钟益生。钟益生跟李轼、杨建国是小学同学,中学是另一个学校的。吴能想了解更多学校的情况:

“钟益生,你们学校咋样?”

“老吴,我没细打听,不去的人有,不会太多。其实想法都简单,既然是上头的号召,去就去吧,反正随大流错不了。有想法的人,最后也想管它的,跟着大家走吃不了亏,天塌大家扛。国家政策历来是管多数人,不管少数人,这样多学生下乡了,以后真要有啥事,能不管吗?这是普遍心理。真要说相信是去接受再教育,去建设新农村,哪恐怕没几个人。”钟益生回答。

“建设新农村,用这种方法是在说梦话。我们小学同学小吕,建国、益生都晓得的,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1964年动员上山下乡时,14岁,自愿的,满腔热忱就去了。到现在4年了,肚皮都混不饱,也没人管了,找哪个也没用。如果你问他接受了什么再教育,他开口就得骂娘。”李轼接着钟益生的话说,他想起了小吕跟他摆的一些情况。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小吕那拨知青也起来造反,提出要把户口迁回城来。一次小吕碰到李轼,很兴奋地说上头出了一个文件,让他们都先回去,说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再解决。李轼心想现在连续三届的中学生都全部要求下乡,人数远远超过之前的老知青,小吕他们那批老知青还能回城吗?还能就业吗?就像这眼前的江水,还没等前面的浪头展开时,就被这后面的浪头覆盖了。

“李轼,这两天我就总想,为啥这样多的学生都下乡去呢?难道这样多的人都没有一点怀疑?都相信上头说的这些大道理?而像你说那些道理,就我们这些不想下乡的人明白,别人就不明白?不会到最后我们反而成了大笑柄,不好收场。”吴能做事周密,虽然想好了不下乡,但心里还是有些疑虑,有些担心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