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明星火> 第31章 目不暇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目不暇接(1 / 2)

马泰的这种简易酒会,在大明朝绝对是个新鲜事物,现在听了徐永宁的解释,众人顿时感到新奇,纷纷从近前来的侍女手中取来瓜果、酒杯等物,站在原地和相近的人聊着这家店与众不同之处。但更吸引人的还是正对着大门的那个七尺高的琉璃牡丹屏风。

“真是奇思妙想。”人群中一位七旬老者感慨道。

“确实,不知是何人的主意?”另一位问道。

站在两人身后的聂智忙回道:“回禀老天官,这正是蓟州马伯泰的创意。”

问话的正是吏部尚书王翱,要说王翱作为吏部天官、阁臣以外第一人,本和徐永宁、马泰没有任何交集,也不应该出现在这,但这位原来他是被刚才说话的那位七旬老人拉来的,而这位老人又是谁呢?说起来这位,可是天顺朝现在硕果仅存的阁臣、同为吏部尚书的王直,而王直当年曾受过徐永宁祖父徐景昌的恩惠,这两家走的也近,门口的匾额便是出自这位老大人之手。

“这个马伯泰,老夫倒是有些印象,了不得的人才,发明了铅字印刷,又是今年蓟州案首。五月的时,顺天府王福和蓟州杨璇上了贺表,正赶上龙颜大悦,赐了他六品承直郎,并恩监太学。此子不知今天在不在这里?”阁老王直问道。

“在,下官这就唤他来。”说完聂智寻马泰去了。

“我倒是听说这个马泰缺少敬贤之心,常拿圣人作伐,尤其是对汉朝以来的妇德之说提出质疑,这在太学引起了不小的争端。”王翱说道。

“奥,九皋何以知之?”王直笑呵呵的问道。

“少詹事刘铉曾和我提起过马泰在太学的表现,虚心学习贤圣文集,但又时常提出质疑。曾提问经学博士李儒,屈原是否有龙阳之癖,他的死是殉情还是殉国?并列举出屈原的诗句作为佐证,《少司命》中‘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抽思》中‘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等句”王翱无奈道。

王直却笑呵呵的说道:“屈原确实为正史所不齿,秦朝以前的典籍中均没有关于他的记载,直到汉朝司马迁才将他作传编入《史记》,他的生平才受到披露。但此后史学界对他又有所冷落。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批评屈原的“露才扬己,怨怼沉江”为“不合经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他更是只字不提,直到宋朝王逸作《楚辞章句》,将屈原附以“忠君爱国”的思想,于是才有了端午祭日和龙舟竞水等风俗。”

“确实如此。”王翱附和道。

王直低吟道:“诚如皇上所言此子学问是好的,就是性子太过直了些。不过倒也不失一个好苗子。”这时王直忽然瞧见旁边一个熟悉的身影,赶忙拉着王翱过去见礼。

这位呵呵一笑说道:“两位老大人,这在外面一切俗礼就免了。孤今天就是来瞧个热闹。”

这个半大的孩子正是和他父皇一样命运坎坷的大明未来的宪宗皇帝朱见深,一位宠信佛道,任用奸佞的皇帝;一位见证了大明由盛及衰的皇帝;一位不顾年龄差距钟爱大自己19岁万贵妃一生的皇帝..此时朱见深正四处打量着周围的摆设。

临近的大臣见了朱见深也赶忙过来见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听说定国公开了家有意思的酒楼,孤就是过来开开眼。哈哈,各位自便。”说完朱见深从旁边侍女手里拿过一个酒杯往院里转过去了。

这群人里多叔是功勋,对太子殿下的行径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这些个文臣就不同了,见太子殿下带着侍卫去了后面,这一撮也自觉跟着去了后面。等聂智带着马泰到了屏风处,并未没见到二王。

“想是跟着太子殿下去了后院了吧。”他拉着马泰又往后面追去。

转过屏风,后面是个表演用的高台,高台被一个弯月形的小湖围着,小湖上修了三座竹桥与东西北三面回廊相连,小湖坡岸及湖底又漫着鹅卵石,水里游着锦鲤,岸上又种了几尾青竹。

徐永宁在前面引着朱见深过北面的竹桥,上到二楼,来到正对着高台的一间挂着中和牌子的房间。

等推门进去转过对着门口的福字墙,再往里瞧,众人眼前顿时一亮,整个大厅呈东西方向布置,南北两个墙上开窗,西端为上首位,在这面墙上正中是幅直接彩绘在墙上的蜻蜓戏荷图,画的四周镶嵌着木框,两侧又分别有一盏点亮的壁灯;屋子正中靠里些直径两米的原型餐桌上方悬着一盏三层的牛油蜡烛吊灯,吊灯四周房顶上随着烛光一闪一闪的,在靠近四面墙的屋顶上悬着一圈方形吊顶,吊顶上开着一圈孔洞,此时从这些孔洞里透出一股黄光,照射在淡灰色的墙面上;地面上铺着整齐的淡青色大理石方砖;而靠近门口的北墙边上摆着几把圈椅围成一个半圆,中间是个和椅子等高的茶几;衣帽架子则藏在了进门那个福字墙后面,更有趣的是,地上还有个盛放软底布鞋的鞋架,一切想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徐永宁,按你这里的样式给孤也来一间。”朱见深吩咐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