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1902红潮风暴> 第18章 桃李无言下成蹊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桃李无言下成蹊 1(1 / 2)

1902年是中国教育史的一个大年。作为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

1901年九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于是,各类大中小学应运而生。但是各学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学校性质、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堂之间的统属衔接关系均没有明确规定。至20世纪初,学制的建立已成大势所趋、呼之欲出。

在原本的历史上,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确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校系统史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

壬寅学制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蒙学堂四年、寻常小学堂三年、高等小学堂三年,总计为十年。小学堂的宗旨“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四年。中学堂为“高等专门之始基”。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规定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大学堂三年(政、文、商、农、格致、工艺、医七科),大学院以研究为主,年限不定。高等教育的总学程共计二十年。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

和清末新政的其他方面一样,清末教育近代化的尝试也最终失败。

造成这种失败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一方面,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对国家控制力全面衰退。落后的封建政权,不具备工业化国家对社会的数据化统计能力。清政府对整个中国的现状,缺乏理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创办新式学校,所需要的人才和物资总量并不了解。

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知识分子,对创办新式学堂的顽固抵制。

王润民认为,清政府在没有精确统计的情况下,胡乱指挥。在没有细致调查实践的情况下,妄图闭门造车,是十分愚蠢和可笑的。

王润民通过粗略计算,在清朝现在的十八个行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六盟三十一个行政区域里。如果,在每个行政区只建立一所初级中学,每所初级中学仅五百人,就需要各科教师34人。以此推断,全国范围内,就需要1054名受过具备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

实际上,清末时期,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几个系统了解近代科学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只会诵四书五经,连氧气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少外国人认为,清末的教学观和古人的相比并未有多大的变化。在私塾或学堂中亲眼观看过教学情景的外国人莫不瞠目结舌。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两件事情上:一是以书本上的前后顺序重述所有的文字;二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背诵下来。然而,意义和表达则完全被忽视了,因为中国的学生没有在心中理解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背诵。”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除我们完全认可那些伦理道德说教的存在价值之外,然后再以最乐观的态度来评价这一体系的话,我们只能说它不过完成了以下使命而已:教授阅读和写作,培养锻炼并强化记忆力。可以说,通过这一体制培养造就的中国学生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决非世界上任何其他的民族所能比拟。”

一些敏锐且观察力强的外国人甚至意识到:中国读书人思维观上的弱点,是中国吸收外来知识和文化的阻力,也是造成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人说:“……这一阶层(知识分子)实际形成了作茧自缚、深闭固拒的特性,因而也就成了阻挡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但是幸运的是,在本时空,因为王润民的横空出世,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有了很大不同。

1902年八月,张之洞上呈清政府《新式学校建设章程》。全面反对1902年初朝廷公布的《钦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完全摘抄了王润民制定的学校制度。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的新式学堂中,使用王润民出版的教科书。并且在奏章中明确的提出,“兴办新式学堂必须按部就班,必须先创立一批师范学堂”的观点。他提出,应该使用王润民的师范学堂教材,先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新式教师。然后,再利用这批教师,从小学开始逐级创办各级学堂。

张之洞的奏章,得到不喜欢麻烦,同时也是比较务实的慈禧太后的肯定。

奏章明发天下后,各省督抚大员纷纷跟风而动。他们在上海采买相关教材,在自己的省份冻结其他各级学堂的办理,首先建立起师范学堂。

要知道,只建立一所学校所需要的开销,比全面开花的建立各级学校,要省钱的多。既然如此,各省督抚大员当然十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