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这件事么,在杨昕看来是很令人憧憬的一件事。所谓手起剃刀落,三千烦恼丝尽去;旧貌换新颜,明春昕哥儿赛德华。但实际上的情况却只是杨昕杨大少爷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任凭一个猴儿一样的家伙在眼前身后跳来跳去拾掇着他那不算大的脑袋。
闭目养神的杨昕此时正在脑海中整理之前的记忆,发现自己对原来那个杨昕的记忆继承得还不算完美,有些东西虽然仍是保留在脑子里但是不仔细想或者不去主动触发是永远想不起来的。
比如原来那个杨昕是记得所谓“发馆”为何物的,但自己却还要在门外观察一段才能知道并把以前的相关记忆给结合起来,然后发现其实以前理发都是这爷俩儿自己在家里互相捣鼓一下就算完的,算上前身的记忆这还是第一次进这种地方。
那么是不是还有什么应该做而实际上没做的事自己还没有想起来呢?杨昕坐在椅子上仔细琢磨着……
有个娃娃亲等着自己去解决或者穿来之前被退婚了?这个似乎没有……
和哪个富二代有仇当心被报复?自己认识的唯一一个能称之为富二代的家伙就是村长的儿子了吧,那货膝下都俩小娃娃了,这也不可能……
父亲有什么遗物然后自己以后凭着这个能发现实际上自己是名流落在民间的太子爷或世家大少?再不就是激发点异能钻进自己身体里或者弄个白胡子老爷爷一天到晚在耳边聒噪?也没这样的东西啊!
闭目沉思并咬牙切齿了半天,杨大少爷不禁感慨一声:网络小说多YY啊!
想来想去,杨昕猛然睁目,自己应该去一趟叶子屋。
叶子屋,名字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实际上是个很严肃的地方。所谓叶子屋其官方名称是理民署,是兆国官方的人口管理及信息传递机构。因为朝仪上提出建立这一制度的大臣叫叶梓,民间就俗称其为叶子屋了。凡是兆国城镇在官衙左侧必建立叶子屋负责一方黎庶的事务。
兆国的每个人生下来就要由父母到叶子屋那里登记自己的信息,且从出生到死亡每隔五年更新一次信息。比如杨昕在叶子屋的第一条记录就是以外来人口迁入本国身份登记的,时年杨昕仅半岁,基本记录大概就是五官端正,左胸有痣。到了五岁半那年记录还是五官端正左胸有痣,十岁那年也是如此。明年又是五年之期将满,不知会不会变成明眉朗目然后左胸有痣呢?
要知道村长那个唯一的儿子十岁时差不多也是五官端正来着,到了十五岁去登记就变成额前有疤了,盖因那货小时候太淘气,一头撞在桌子角上留下了永生不可磨灭的记号。
本地人要到外地去,首先要到叶子屋去办理登记,拿了路凭才好上路,否则到了外地住不了店不说,被发现了铁定是先去吃几天牢饭,直到被证实了身份得到释放或者继续吃牢饭。
这一制度也是保证兆国数百年来没有民起大乱的原因之一,当然那些大商人们对此是颇有腹诽的,毕竟你收买几个门丁就知道哪些竞争对手来到了自己的地盘上。被收集了行踪的商人固然要腹诽,但收买门丁的商人却也是在腹诽着,只因收买门丁的价钱太高,要知道门丁向私人泄密的后果十分严重,即所谓人生不能承受之轻是也。
除此外叶子屋另一大功能就是信息传递。像十里坡这种小村子村长每个月都会到那里一趟,把外地发给村里人的信件带回去,再把村里要发到外地的信件一并送上。这些可都是要钱的且只能送信件不能送包裹一类,也算是官方负责管理的很有力的信息沟通渠道了吧,从这一点上看兆国确实是个很先进的国家。
从马家发馆出来,一路上杨昕又顺便买了些草药用来配卤料,有些材料是穆山里采集不到的,每月都要来采购一次。举步行到码头边正是晌午十分,在这里吃过了午饭也就差不多该回去了,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杨昕倒也不急一天就把个明春城给逛遍。
回到十里坡,先把买来的东西先卸到院子里,生肉什么的都要第一时间放进水井中免得夏天变质得快。杨昕进了屋子里找出了自己和父亲的民凭,就是记录杨昕五官端正,左胸有痣的那个东西。一会到了村长家请村长给父亲的民凭作结,下次进城时再送到叶子屋去,父亲杨朝万在官方的记录就正式终结了。
本来也可以请村长代劳的,但杨昕还想着自己去一趟比较好,毕竟是占了人家儿子的身体有些不好意思,对于给父亲做的最后一件事总是要做好的。并且杨昕也很好奇自己那个从来没见过面也没任何相关记忆的母亲是何方人氏,想必叶子屋里在杨家父子外迁来的记录上应该会有的吧。
“昕子,你自己去销民凭也好”,老村长吧嗒了一口烟,坐在屋中跟杨昕交代事情,“顺便从那边换了你的新民凭,上面会写上你这家就你一个人了。回头再去下衙门里登个记,家里就剩你娃自己了,再抽民夫就没你家的事了”。
“这个倒是真没想起,谢老爷子提醒了,今儿还得回去配卤料,明天出锅了先给您老送您最得意的猪肚子过来”,杨昕笑眯眯地答应了,临走还不忘拍老头一记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