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龙隐成光明社稷坛
“王爷,您出外游历的这两年,我们遵从您制定的方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依赖于公子的治民方略,现在整个河南江北行省都属淮王属地,户九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余。口两百万余,近八十万的军队。
整个河南江北行省都在我们的兵锋之下,偶心怀有元廷的所谓义军也不过是宵小之徒,癣痂之痒。在两位农学家的刻苦专研与领导之下,水稻,山芋,小麦,棉花等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部分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农作物大丰收,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领土和人口都大幅度增加了。
这几年刘福通丞相,对我们很是照顾,为我们抵挡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我们能够一些搞建设,恢复生产力。刘福通刘承相,对我们领地功劳很大。”刘伯温站在台下恭敬地禀报着两年来领地的发展状况。
“很好,刘先生,我当初把这一切都托付给你,没想到你处理的很好,我很满意。这几年诸位都辛苦了,为了龙隐城,为了我朱元璋,让大家受累了。我在这里感谢大家,感谢大家为领地,为百姓,为龙隐城所做的一切。今天我见这大殿上多出了不少新面孔,刘先生请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让我心中有数。”
两年前年我走的时候,这里还是龙隐寺,城池也刚开始兴建,不曾想才短短两年过去,就大变了摸样。此时的龙隐成已不属于同一阶层的任何一座城池了,而且城中车水马龙,而秩序井然。走在街上处处都透露着勃勃生机,南来的,北往的,车鸣马嘶,连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子生命力。这就是我离开两年的时间所成就的,这就是我的家业,我们的家。
“刘伯温,李善长,常遇春,汤和,徐达,冯国用,冯国胜,陈一刀,马一鸣,丁德兴,胡大海,吴良、吴桢、花云、郭兴、费聚、耿再成、李新才、张赫、张一凡,这都是老人,其他的众位还请介绍一下,我感谢众位能够前来龙隐成,感谢众位为龙隐成的辛勤付出”,我见大殿之上,除了几位以前的兄弟,大部分都不相识,老少皆有,各个神色各异的注视着我。
“刘先生,就从你身后这位先生开始”只见那位先生大约50来岁,面略黑长须,浑身充满着书卷之气。
“是,回淮王殿下,在下休宁朱升,于殿下所建学校教书。”
竟然是传说中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与后世的朱升,他是元末明初江浙行省徽州路休宁县(今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人,字允升,人称枫林先生。元朝进士,曾任职池州学正,后辞官隐居石门。后又被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1368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等礼,预修《女诫》。1369年,辞官隐退。朱升治学严谨,存世仅《前图》2卷、《枫林集》10卷,并为多部经典旁注。属于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
“回淮王殿下,末将巢县廖永忠”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朝开国将领,爵至德庆侯,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明安宗追封庆国公。
“回殿下,末将巢县廖永安”廖永安(1320年-1366年),字彦敬,巢(今安徽巢湖)人,元末朱元璋麾下名将。
“回殿下,在下定远胡惟庸”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遭朱元璋处死,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之人,胡惟庸死后不久,包括致仕的前丞相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在内的一批功臣宿将被杀,死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回殿下,末将定远华云龙”华云龙(1332年-1374年),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大将。元末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年)以擅用故元宫中物,被召南还,死于途中。二十三年被追论为胡惟庸同党,除爵,后朱元璋让其子华中接替其侯爵位,为淮安侯。
..。
朱升,胡惟庸,华云龙,廖永忠,廖永安等等。这些竟然都是历史上大明朝的开国元勋,不是文臣,就是武将,只不过好下场的没几个而已。我只在濠州的时候寻找过一次这些大明的缔造者么,只是那能找的全,有的还是个吃奶的娃娃,就是还在掉鼻涕。
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还是把他们带到了我的身边,这不得不使我感叹命运的神奇。
“好,诸位,能够来到这里,我衷心的表示感谢,我知道诸位都有大才,我不在龙隐城的这段日子里,相信大家对我,对龙隐城也有了很深的认识。现在我要再说一下,我虽然现在是小明王陛下所封的怀王,但是我有我的政治主张,在我的领地将废除元朝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机构。
我的领地将没有一个官员,也不会有人再称大人,我的领地人人平等,你们还有我,我们站在这里和其他没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不会有特殊的待遇。我们是一群寻找光明与自由的人,我们只是先行者,我们只是引导者。我将建立一个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