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唐军在郭子仪的指挥下,在长安城南香积寺北与十万叛军进行决战,唐军在四千回纥骑兵的帮助下,将安军斩首六万人,收复长安,至德二年十月,唐军乘胜追击
,在新店大破安军十五万人,收复洛阳,形势一片大好,安庆绪逃到邺城(今河南安阳),苦等史思明的援军。唐军进围邺城,史思明率叛军来援,战阵之上,
突然狂风大做、飞沙走石,双方阵营大乱。各自溃退,唐军中惟独李光弼部和王思礼部全军而还。邺城失利,
李光弼取代了郭子仪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不久。史思明杀安庆绪,叛军攻陷汴州(今开封)。再度威胁洛阳,有人建议退守潼关,有人建议坚守洛阳,李光弼认为,
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硬拼不是办法,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阻止叛军西进,方为上策。
他下令洛阳城的官吏百姓都出城避贼,空出洛阳城,唐军严阵以待,准备与叛军决一胜负。
史思明率军去偃师,李光弼率军往河阳,双方在石桥相遇,
李光弼的部队盔甲鲜明。手持火炬慢慢前行,叛军害怕李光弼,没人敢挑起战端。叛军占领洛阳后。担心李光弼的部队会攻击其侧翼,
就驻扎在洛阳东面的白马寺,挖掘战壕,修筑月形城,在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
叛军发起了进攻,唐军凭借河阳三城坚守,较量之下,唐军斩首千余人,俘虏五千人。叛军有不少人掉入河中淹死。
唐军人数少得可怜,但李光弼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对李抱玉说,“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吗”。李抱玉问道,“过后怎么样”,李光弼回答,“弃之”,李抱玉一口应承。他派人给叛军送信,
“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明天就向你们投降”,叛军欢呼雀跃,停止攻城。李抱玉赶紧率人修筑残破的城墙,等敌人得知上当,南城已固若金汤。
叛军大怒,急攻之,李抱玉出奇兵夹击,叛军损失颇重,十分气馁。李光弼手下的另一位大将荔非元礼守卫羊马城,战事更为激烈。
贼将周挚率领八道兵马全力进攻,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这时,李光弼下令荔非元礼出城迎敌。荔非元礼手下都是精锐士卒,作战勇猛,
冲锋之下,叛军退却。他眼见敌众我寡,不宜硬拼,就摇旗让士兵回阵。李光弼以为荔非元礼怯敌畏战,勃然大怒,准备将他军法从事。
当李光弼派人去召荔非元礼的时候,荔非元礼告诉来人,“我们正在战斗,
暂时不能拜见主帅,等破敌之后,我再见他”。荔非元礼告诉手下众人,“主帅以为我怯敌,准备将我斩首,现在我们只能拼死一战,就算战死,
也胜过在营中背着懦夫之名被砍头”。唐军气势如虹,雷霆出击,荔非元礼手持大刀,冲锋在前,唐军斩首数百,叛军溃不成军。
毕竟是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贼将周挚又将他们收拢在一起,与安太清合兵三万进攻北城。
李光弼守卫北城,他一向治军极严,唐军人数虽少却极有战斗力。李光弼告诉众人,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并派大刀督战队在后面守着,战阵之上,有后退者杀无赦。唐军背水一战,斩首万余级,俘敌八千人,缴获战马二千匹,军资器械数以亿计,
抓获周挚、徐璜玉、李秦授三员敌将。史思明还在进攻南城,李光弼用大炮猛击史军,在黄河边将八千俘虏全部斩杀,史思明部看得胆战心惊,败退而走。
河阳之战唐军共斩首两万,全面大捷,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每次大战前,李光弼都要把一柄短刀插在靴中,他说,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我位居三公,绝不会能活着被叛军俘虏,万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三军感奋,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李光弼率军收复怀州(今河南沁阳),在与史思明的较量中,唐军再度胜出,这次,李光弼的妙计又发挥了作用。
李光弼率唐军进驻于河阳以南的野水渡,这里是一片平地,唐军四周竖起木栅,与叛军对垒。史思明长于野战,
见此情形,喜出望外。他手下有三员大将高晖、李日越、俞文景,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史思明当即向李日越下了死命令,“李光弼驻守在平地上,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今晚,你率领五百重甲骑兵去把他抓来,如若不成,提头来见”。而此时,李光弼也正向牙将雍希颢布置行动计划,
“贼将高晖、李日越悍勇非常,今夜史思明一定会派他们来劫营。你千万不要与他们交战,敌人要是投降,你就带他们来见我。”
然后,李光弼率大军回到了河阳。李日越率骑兵直扑野水渡,却没有见到李光弼,得知李光弼不在营中,李日越果然下马向唐军投降。在李光弼的表奏下,
他被朝廷授予金吾大将军之职,不久,史思明帐下的悍将高晖也归降了唐军。众人不解,向李光弼询问原因,李光弼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