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红村,一个靠打渔而生存的村落,在这里,随处可见的都是湖塘,远远望去碧色连天。同其他村落相比,砂红村没有高山,更没有绿荫成群,盘踞在此的村民数代都是靠打渔生活,在陇南国,这算是一个极为罕见的村落。
破旧的小竹屋里,一女孩刚刚整理好屋子,就听到外面有人前来。
“欢乐,快出来看看,我给你带好东西来了。”门外,苍老的嗓音带着笑意传来。
女孩放下手中的活,赶紧跑了出去,见到来人,顿时甜甜的笑了起来,“四婆,您来了,快进来,我都把东西收拾好了。”
接过老妇手中的篮子,她体贴的将老妇搀扶进竹屋。
看着竹屋里已经被收拾干净,被叫做‘四婆’的老妇满眼都是笑意,尽管脸上许多苍老的皱纹,可神色却是和蔼慈祥。
“欢乐啊,暂时先委屈你住在这里了,这几月,村里人都忙着外出打渔,等闲暇后,再请他们帮你盖间大一点的房子。”
女孩懂事的摇了摇头,“四婆,您别这么说,我就一个人住哪都无所谓。这还得谢谢您给了我这么一间屋子,要不然我就只能露宿了,哪能再麻烦别人呢。您啊,不需要为我操心,我能照顾好自己的。”
四婆像是想到什么,感叹的说道:“你啊,真的跟你娘是一个样子。明明苦着,却什么都不愿意说。想当初,你娘亲被你爹霸占,村里人看不下去都想为她出头,可你娘为了不让村里人受到连累,硬是把自己的委屈给咽了下去。”
说着话,四婆微微低头,枯燥的手背抹了抹眼角。想当年,她娘桂芝,多好的一个姑娘,硬是被那没有良心的郑明给霸占了。霸占了不说,也不好好待人家,害得人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留下一个女儿连个依靠都没有。
女孩扶着她坐下,安慰道:“四婆,那是我娘自己选择的路,您不要伤心了。”
“嗯。”许是怕说多了伤到女孩的心,四婆没在继续说下去。她也没为何女孩会回来,活了几十年,很多事她也明白,这孩子定是在郑家吃了不少苦,看看这瘦不拉几的样子就着实让人心疼。更何况,要是郑家对她好,她还会选择回来吗?
有些话说多了都是造孽啊!
还好当初因为桂芝的娘去世桂芝带着孩子回来过砂红村,要不然,她哪能知道这孩子的存在。
为了转移话题,四婆突然指着自己提来的篮子,笑眯了眼说道:“欢乐啊,四婆给你带了一些米粮和鸡蛋,今日阿凤去县城里买的。咱们这里不比京城,买点像样的东西不容易,你可别嫌弃啊。”
阿凤是四婆的儿媳,郑欢乐前天来的时候就见过。听到四婆的话,她赶紧的朝四婆咧嘴笑得很开心,“四婆,我感激都来不及,哪能嫌弃啊,要不是您和阿凤嫂帮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现在是捕鱼的旺季,村里的男人们几乎都不在家,就剩下一些女人孩子。四婆跟她的外祖母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娘曾经带她回来过,所以四婆认得她。也好在四婆帮忙,帮她找了间小竹屋,要不然她现在还在为住哪发愁呢。
看着屋子里收拾得差不多,四婆也算放心了,于是起身准备回去,临走时,还有些不放心的安慰道:“欢乐啊,四婆先回去了,阿凤还等着我呢。你安心的在这里住下,需要什么就来说一声。现在或许苦一点,等出海的人回来了,再让他们给你盖个大点的屋子。”
郑欢乐赶紧上去搀扶着她,“四婆,我送您回去吧,您小心些。”
四婆摇头,笑呵呵的,“不用不用,你别看我年纪大,我这腿脚可好使着呢。再说,这砂红村的路我就是闭着眼都能摸回家。”
郑欢乐抿着笑,依旧是把人送出了院子,在四婆强烈反对下,她才没跟着去。
送走了四婆,返回小竹屋,坐在竹藤编织的凳子上,郑欢乐吸了好几下鼻子,强迫自己把所有的酸涩都逼回去。
陌生的环境,对她一个从来没有单独生活过的人来说,是有些不大适应。在郑家,尽管也有穿不暖吃不饱的时候,可毕竟没有为材米油盐操心过。在上官府更是不用去担心自己的吃住。出来了,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真的好没用,要不是四婆帮忙,她恐怕都饿死了。
她现在住的、吃的、穿的都是四婆给的,出来的时候,她为了方便离开什么都没有带。可以说,她几乎是一路乞讨才来到砂红村的。除了这里,她不知道她还能去哪。
以后要怎么过日子,她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打渔,是砂红村的人赖以生存的方式,这里没有田地可耕,也没有市井繁华,可以说在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是靠水生活。
在这里,男人们会出海打渔,两三个月的忙碌换来一家人全年的生活开销。女人和孩子们,就在家里守着自己的家,期盼着男人们能满载而归。可以说,这是一个贫瘠的村落,也是一个随处充满期盼的村落。
郑欢乐在这里住下了。
平日里她无事可做,就帮四婆家织渔网或者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