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声校尉张艾对冉闵说:“现在全城人心惶惶,臣建议陛下马上找个理由公开露面。不如去参加一次隆重的郊祀祭天活动,让都城的全体军民都能看见陛下,以安定民心。”
冉闵于是带领文武大臣举行了盛大的祭天活动,邺城关于冉闵死亡的谣言这才平息下来。
吃了败仗的冉闵怒火万丈,他后悔听信了臭老道法饶的话,便将怒气充分发泄到了这个臭老道的身上,他不但肢解了法饶,还肢解了法饶的儿子。
冉闵十分后悔没有听信光禄大夫韦叟让他不要出兵的话,说他才是真正的忠臣,感觉当时那么轻率地杀死了忠臣,太对不起人家了,于是追封光禄大夫韦叟为大司徒。
打败了冉闵之后,姚襄率军回到滠头。姚弋仲一见儿子姚襄回来,就向他摊开两手,很认真地说:“拿来吧。”
姚襄吃惊地说:“拿啥来呢?”
姚弋仲说:“你装啥糊涂蛋啊?当然是让你拿上冉闵的人头来。”
姚襄这才想起临出发前父亲的叮嘱。便说:“咳,仗打到最后,不小心又让冉闵跑了。虽然没有斩杀他的人头,但是这次好几方面的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消灭了冉闵的主力部队。估计冉闵再也没多大蹦跶头儿了。”
没想到姚弋仲老头子依然不依不饶,他说:“别给我说废话,你没提着那个臭小子的人头来,就别怪老父对你不客气。来人,杖刑伺候!”
姚弋仲十分气愤,打了姚襄一百杖。
后赵王石祗看到这次几方面联军彻底打垮了不可一世的冉闵大军,极为兴奋。兴奋之余,他感觉冉闵手下没有多少兵力了,就想乘胜进军,彻底消灭之。便派他的将领刘显率领七万兵众攻打邺城,驻扎在明光宫,距离邺城二、三十里远。
魏国主冉闵刚休息没几天,就听石祗又派刘显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自然十分恐惧,便赶紧征召王泰来和他商量对策。
这个时候,冉闵才想起王泰也是他对不起的人,咳!如果上次出征前听了王泰的话也断不至于失败到这种地步。
“王泰真是忠臣啊,朕对不起你了。”冉闵默默地向“忠臣”表示歉意。
没想到王泰竟然不来。他对冉闵上次不听从他的劝告十分气愤,便以伤势严重为由加以拒绝。
冉闵不想失去这个忠臣良将,便亲自前往询问,无奈王泰仍然坚持说伤势严重,无法下床参与军政国事讨论。
见王泰这样执拗,冉闵也是恼怒异常。他返回皇宫,对周围的人说:“王泰你个巴蛮奴才,我难道还要靠你活命吗?我要先消灭掉那些残余的群胡,然后回头再来杀你个王泰。”
于是冉闵果断率领邺城内的全部兵众出战,一举重创了刘显的军队。冉闵率部追击刘显残部一直到阳平,斩杀了刘显所部三万多人。
刘显十分害怕,不敢再战。他秘密地派人去向冉闵请求投降,并向冉闵表示:回襄国后将杀掉石祗以表示自己对冉闵的效忠。
冉闵得到刘显的这一保证后,这才带领将士撤回邺城。
不料冉闵刚刚回到宫中,就有人向冉闵报告说王泰想背叛魏国归附苻健。冉闵便派人杀掉王泰,还灭掉了他的三族。
渤海人庞约乘后赵国大乱之机,带领数千家民众,归附魏国冉闵。冉闵大喜,任命庞约为勃海太守。原来的太守刘准,是刘隗的侄子;地方豪强封放,是封奕的族弟。他们则另外聚集部众自守。冉闵任命刘准为幽州刺史,把渤海一分为二,让庞约和刘准分地而治。
前燕王慕容俊派封奕讨伐庞约,派昌黎太守高开讨伐刘准、封放。
封奕率兵直接抵达庞约的营垒,派人告诉庞约说:“你我本是乡里乡亲,离别日久,很难见面。眼下事情的利害得失,人人心里都有数,不必多说。希望你自己单独出来见见面,以倾诉聚集于心头的思念之情。”
庞约历来信任敬重封奕,随即出来,在营垒门外与封奕见面。他们各自都没带骑兵卫士,只是单独骑着马交谈。
封奕和他叙说完各自经历后,接着劝他说:“我和你几代同乡,情义深重,确实希望你永远享受魏国的国土。如今既然得以见面承教,我就不能不尽吐肺腑之言了。冉闵乘石氏大乱之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非常让天下人佩服他强大的力量,然而战祸动乱也从此开始了。你要看到,天下仅仅是靠力量强大争夺来的吗?”
庞约说道:“不归附力量强大的,还能归附力量弱小的吗?现在中原一片乱糟糟,除了冉闵,还能指望谁呢?”
封奕说道:“燕王几代人都具有德行,崇尚道义,讨伐祸乱,所向无敌。如今已经定都蓟城,现在兵锋指向赵、魏,远近的百姓,纷纷拖儿带女,前来归附。百姓厌恶战乱暴君之苦,都思念有道德的人。冉闵的灭亡,非早即晚,成败的形势,显而易见。况且燕王刚刚开创帝王大业,虚心对待俊贤之士,如果您能幡然悔悟,顺应时世,则功劳可与周勃、灌婴相比,福祉可流传子孙后代,何必做亡国之将,困守孤城,等待必然要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