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人一直背对着冯鬼手,仿佛一动不动,但事实上,它却仿佛被一阵微风吹动似的,慢慢的后退,朝着冯鬼手滑过来。冯鬼手惊的不轻,他粽子到是见过不少,但还没见过这样的,历时不敢再多待,见那女人后退,赶紧冲我们打手势,准备跑路。
说到了这儿,他看了看那条狭窄黑暗的鬼道,压低声音说:“不过我往后退,它就没追上来。我粽子见过不少,还第一次碰上软粽子。”
豆腐奇道:“粽子还分软硬?”
这个说法也挺新鲜的,冯鬼手见我俩不明白,便解释了一番其中的门道。所谓的硬粽子,就是墓室里起尸的尸体,它们是有形体存在的,所以被称为硬粽子;如果尸体没有尸变,处于正常的腐朽阶段,行话就直接叫‘古人’,取‘骨’的谐音。如果尸体没有腐朽,保存完好,又没有起尸的,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叫‘咸鱼’。
软粽子则是指墓室中鬼魂一类无法触摸到的东西。其实相比之下,盗墓的人宁可遇到硬粽子,也不愿意遇到软粽子。
因为在长久的盗墓过程中,盗墓贼总结出了很多对付硬粽子的方法,比如抹脖子放气一类的,但对于怎么对付无形无状,无法触摸的软粽子,可就犯难的。
冯鬼手说完,骂了声晦气,道:“看样子还是个女粽子。”
豆腐最擅长的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他道:“我们老家以前有句俗语,说女鬼凶,红衣冤,这女鬼穿了红色的衣服,莫非有什么巨大的冤屈?那可真够呛的,咱们现在怎么办?前有女鬼挡道,还要不要往前走?”
我将目光往殉葬坑里一看,那些稀奇古怪,千姿百态的尸体,都扭曲着堆放在一起,大张着黑色的嘴,有些面容十分古怪。这么多活人殉葬,不冤屈才怪,难免没有个别人怨气不消,成了穿红衣的冤屈恶鬼。
这可如何是好?
冯鬼手经验虽多,但也是第一次碰上软粽子。我和豆腐就更不用说了,空有理论,完全没有实践过,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也跟没头苍蝇似的。正着急间,我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儿,说道:“不对。你们想,前面有女鬼挡着,如果卫南京他们到了这儿,肯定也和我们的遭遇一样,按理说就该退回去。”
豆腐机灵,瞬间明白过来,顺着我的话往下推测,说道:“但他们没有回来,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继续往前走了。他们是怎么避开女鬼的?难道是有什么对付软粽子的绝活?或者是有什么秘密通道?嗯……或者,他们已经……”
冯鬼手越听,脸色越难看,以手击掌,在原地焦急的来来回回转圈。
豆腐得出的三个结论,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当然不希望卫南京他们是出了什么事。或许这里真的有什么密道?按理说,鬼道的旁边,应该还有一条仙道才对,莫非这条仙道被藏了起来?这么一想,我不由四处转头查看,额头的探照灯跟着视线走动,光柱饶了一圈,除了周围黑黝黝的石头便别无他物。
就在此时,一个奇怪的东西,忽然映入了我的眼球。
那是在殉葬坑顶部的黑暗处,有一大块凹进去的地方。那地方光线暗淡,我们之前没注意,此刻仔细一看,那凹处,隐约还有什么东西。我掰着豆腐的脑袋,示意他把灯光打过去,两股灯光合二为一,里面的东西霎时间就看清了。
那是个很古怪的物件。
像是一只小鼎,铜绿色,周围缠了一圈铁链,被固定在殉葬坑的上方。那小鼎并不大,也就三个篮球大小,下有三足,足下赤红,仿佛刷了什么东西。
我一看见这之鼎,脑海中瞬间就闪过一阵灵光,有什么线索一闪而过,却又难以抓住。豆腐被我搬着脑袋,扭动着下巴想挣开,嘴里说道:“放开放开,别把我的头当手电筒。那里有只小鼎,真是奇怪,将鼎架在殉葬坑上,难不成是用来煮人肉的?”
煮人肉?豆腐这三个词霎时间提醒了我,那丝稍纵即逝的线索,立刻被我回忆了起来。
爷爷的工作日记,我整理了一下,笼统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挖蘑菇经历,中间夹杂着各种技巧解说。第二部分是一些介绍,讲了一些盗墓圈里古往今来的奇人异事,类似于历史。第三部分记载的就是杨方望气发墓、观山看水的本领。第四部分是明器介绍,里面记载了很多独门的辨别明器品级的方法,第五部分则讲了很多陵墓内部的局势和构造。
因此,我将爷爷的工作笔记,归为经历、历史、风水、明器、局势。
其中的局势篇里,记载过这样一种‘养尸局’。这是用来护卫陵墓的一种手段。其过程,就是在殉葬坑的上方,加一小鼎。这鼎有讲究,必须是青铜鼎,鼎下涂抹赤红色朱砂,因为朱砂可以镇鬼,因此处于殉葬坑里的鬼魂,由于有头上的朱砂顶压制,鬼魂就无法离开殉葬坑。
这些殉葬而死的鬼魂聚集在一处,怨气冲天,最后都积聚在上方的小鼎上,这些怨气,就如同火苗,在烹煮鼎里的东西。
鼎里有什么?
这个可以有很多讲究,有在鼎里放鸡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