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荀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养神,谢邵在一旁欢喜道:“高兄,我们有那么多的银子,还考个屁的功名,你还不如回家取几房少夫人,好好过日子的了。”
高荀也不能说谢邵“肤浅”毕竟人都是往自己的理想奋斗,放在现在谢邵的思想叫“实在”,他也不好意思批评谢邵落后,只好随着他的意思说道:“行呀!取个十个八个媳妇,回家养猪致富去!”说到这里,高荀暗暗奸笑一声:“谢邵,要不要兄弟我也为你买几个媳妇,回家生孩子养猪去?你爹应该会很开心的。”
谢邵感动的痛哭流涕:“高兄,我哪有这个福气,倘若真是那样,就我现在的情况,我爹还不打死我?”顿了顿,谢邵扭捏说道:“不过,如果高兄真要为我买个媳妇,我的要求也不高,只希望以后你高中状元了之后,请皇上把公主赏给我就行了。”谢邵厚颜无耻地说道,普通人家的黄花大闺女他看不上,但娶个公主当媳妇还是不错的。
谢邵心中美滋滋地幻想以后的生活,高荀对他闷骚的看法又加深一重。谢邵不是一般的骚,而是非常非常的骚。
做梦呢他,还要当朝公主,也不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
俗语说的好,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便宜。谢邵的确闷骚,但高荀就是毫无疑问的“骚人”。“行啦!就你那德行,就算本少爷送一个丫鬟给你,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再怎么说谢邵也是自己从高家堡出来之后,陪着他打江山的第一人。高荀收回心思,再次来到自己的书桌前,拿起科考的书本仔细翻阅起来。
虽然后世对古代各种文献提出不下百种翻译,对儒家经典也是分析的比较透彻,经过无数国学大家的整理,自己所掌握的儒学思想已经是非常精髓了。但高荀知道,考场瞬息万变,特别是如何揣摩出题人的心思,是对考试最快的突破。相当年他参加高考,只挑自己觉得一定会考的资料去复习,结果轻松夺得当年全省高考状元,这并不是实力,而是会猜题、会算题。
考试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只要把握当年出题的动向,就可以说稳赢。高荀拿出近几年朝廷乡试的题目通过汇总,依靠自己强的数学知识,算出今年乡试最有可能考到的题目。他将自己复习的书本重点定在了三本书中
一本是考查学生才学的《论语》,一本是考查学生对民生问题看法的《齐民要术》,还有一本就是众所周知的《诗经》
三本书是高荀复习的重点,《论语》和《诗经》不用说,能考上江南大学的人,没有几分文学知识,进去读书纯粹是被打击的对像。高荀自认在文学方面不算太差,只需要粗略查看就行。至于《齐民要术》曾经在历史课上学过,好像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其中包括了国家所有的民生问题,对士、农、工、商的见解也是异常精辟,三本书中,高荀唯一没有把握的就是这本《齐名要术》,所以乡试的第二道题成了他的必攻目标。
接下来几天,高荀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攻读《齐民要术》,一切的起居饮食由谢邵负责,他读起书来更没有后顾之忧,不像自己那个年代,学生不但要读书参加高考,甚至还要自己照顾自己,想起来就觉得现代的学生有些命苦。
几天功夫,高荀就将《齐民要术》全部默记在心里,加上后世许多精炼的解释,他总算完成了第一个目标。作为曾经的全省高考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智商绝对不会很低,所以只要他想认真看懂一本书,那绝对不是难题。
从《齐民要术》得知,之所以历代科举,农商必考,那是因为农为立国之本,商为立国之基,统治者要想长久统治,必须巩固根基,故在选拔人才的制度上,加入考查全国学子对国家民生的见解,也便于统治者唯才是用。
小小的一门农商,就可以考查万千学子。古代的科举,还是很难高中的。故此,高荀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了乡试的前十甲,只要能参加接下来的省试就行。
他的要求不高,自己本来就不熟悉古代考试,也不善用古文,也就不奢望能够在乡试中考出好成绩,能中个秀才混个高中毕业证就行。只要能杀进十强,参加省试,再博个举人,用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混了张大学本科文凭,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他高家祖坟上冒青烟,让他进了最后的贡举,混到了进士,哇靠,从此平步青云,一飞冲天了。
这都是幻想,全国那么多人才,光长安国子监就有三千才子,他高荀算老几,能混个举人就不错了,好歹也是全省前十名吧!
给自己一个安慰,总比捅自已一刀强。有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高荀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他在自己的厢房,蜗居很久,一直不问外事,直到将科考所有的书本全看遍,他才如释重负,重重松了口气。
和外面的学子相比,高荀已经算幸运的。他不但找了条捷径,为他节省大半的时间。值得欣赏的是,前世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他建立一个牢固的知识网,他几乎将此次科考所有的书本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到达了举一反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