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下盘的青石阶梯一路朝下,足足走到距离地面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才入平地。黛莎暗中数了数,阶梯的阶数不下一百。幸亏事先将祭坛的大门洞开通了风,不然在距离地面这么深的地方不中毒窒息才怪呢。玉溪然俯身向灯笼里看了看火苗燃烧的情况,见火苗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之后此放下心来。火苗的燃烧未减弱就证明这里的空气流通良好,他们也不用担心会因为空气不足而出现意外了。
玉溪然领着黛莎继续前行,脚下是一条七绕八拐不知通往什么地方的狭长甬道。这个甬道很明显是经过人工开凿过的,除了平滑的侧壁和基顶之外,在两面的墙道上还绘满了许多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油彩壁画。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这里的空气竟然出奇的潮湿,所以大半的壁画都已经脱落了,很难认清全貌。据此他推测在这个甬道的尽头一定有地下暗河之类的水流通过,不然怎么解释这里潮湿懂得空气呢?
两人顺着甬道延伸的方向一路向前,他们也不知道在前方到底会遇到什么神奇或者可怕的东西,只知道本能的走着,因为他们已经无法使自己停下来了。好在没有出现岔路口,也省得他们抉择到底应该走那一条。就这样走了约莫一刻钟的光景,他们终于来到了这个甬道的尽头,这个甬道的出口。
你道这出口外面是什么情景,竟然是一个巨大空旷的地下溶洞。这里水声淙淙,异光纷彩。大自然奇妙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此处斑驳陆离,钟灵毓秀的风采奇迹。萤光百丈的奇异石块,奇形怪状的天然石雕。也不知道那些石头到底是什么质地,竟然能由自身发出光来。虽不比真正的光源,但由于数量极多,并且相互堆积勾连,因此直把整个洞窟照的是通明透彻。悬空倒挂的巨型钟乳石,颤巍巍的顺着笋尖处向下滴着水珠。看那形式,这些巨大的钟乳石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而掉落下来一样。在这里滴水穿石,草木化柱的景象处处可见。可以说这个奇异的溶洞就是一本集亿万年造化于一身的瑰宝奇书,没有谁能够道尽它到底还潜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
在溶洞中央的部分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形如佛掌印的地下湖泊。湖泊的一端连着一条缓缓流动,不知通向何方的地下暗河。看来玉溪然推测的并没有错,这里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仍然有清新潮湿的空气可供呼吸,完全依赖于那条流动的河流。如果估计不错的话,它一定与外界的某一条河流或水域相连着。如此才能不断的与外界交换着活水,循环往复的把新鲜的空气运到这里。
不过最让两人称奇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尊极为巨大的人工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在此处用“尊”这个字来形容这个佛像应该不太恰当,因为它太过巨大了,大到两个人必须通过仰视的角度才能够看到它头顶的地步。整个佛像是以一道山壁为石基雕刻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一座“佛像山”。佛像的高可达数十丈,宽也有十数丈。完成如此一项庞大的工程到底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工和物力是无法预算的,总之即使人工和物力这两项都不是问题,光完成的时间上也难预计。进程再快,也绝不可能是几天或者几个月内就能完成的。少数也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来到这尊大佛的座前,(注:暂且就用“尊”这个字来形容它吧)两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了。情不自禁的想要双手合十来拜上一拜,毕竟像这样的场景可不是随便在哪里就能见到的。而直到此时两人才发现彼此的手依然被对方握着,原来打从黛莎把手放进玉溪然掌心的那一刻他就一直握着没舍得松开。而黛莎呢也任由他握着,没有挣脱的心思和意向。事到如今他和她都发觉这样做不合适了,刚才在黑暗的甬道里他还有握住她的理由,可是现在呢?那个理由已经不充分了,所以他必须要松开了。即使玉溪然真的很想就这样握着那只柔弱无骨的纤手,可是……可是他不能那么做呀!于是他不仅自觉的放开了她,而且还在空间上和她保持了一段距离。黛莎稍稍的失落了一下,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沮丧。因为在他们彼此的心中都十分的清楚,在他们两人之间永远都横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道“鸿沟”是颜月儿。
拜完佛像之后,细心的玉溪然突然发现在大佛的侧身上面有一道人工修造的石梯。石梯宽可两米,斜贯而上一直通到大佛的掌心上面。那大佛掌心朝上的横与腰际,仿佛捧着什么东西一样。一般的释迦牟尼佛像都是掌心朝前作拈花状,而这尊佛像却不是。他猜想在佛掌的上面可能有着什么线索,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个人工开凿的石梯通往上面了。说不定那个装有佛骨舍利的神秘小匣子就在上面也说不定,毕竟此处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那里了。
于是玉溪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黛莎听,她点头颔首表示同意。之后两人便顺着这不甚陡峭的石梯登上了大佛的手掌上面,站在这个可容得下十数人站立的大佛掌上面立时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清净之感。大概此处便是可以与佛直接对话的场所吧,它距离佛的境界最近。走到边缘之地向下俯望,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尽管只站在腰身之际还没有到达大佛的顶端,但那种由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