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川心知空念大师方才绝非是甚么一时感慨,明明是顺着自己的话头儿借题发挥,再次敲打试探己方态度。不过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那就更没有必要把话挑明了。于是笑呵呵地接道:“当然不介意,大家篝火夜话嘛!歪楼才是正常的。要是从始至终都不歪楼,不就成领导开会了吗!
既然大师说言归正传,那我就接着往下说。由于窦明泉为掩盖自己前期失误,所做出的一系列小动作,直接导致了箫身铭文研究,始终不得寸进。而对这支洞箫本身的研究,老周方才都介绍过了,主要就是确定了,它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重、最硬、最老的一根骨头。”
周远山在旁边,听到孙川如此形容他们这边,众多专家耗时数十年,耗尽心血才取得的研究成果。忍不住针锋相对道:“那也比你们那边几十年下来只蒙对了一个字要强得多!”
孙川毫不理会周远山的嘀咕,继续道:“与此同时在法国,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进展顺利。从一九八八年正式立项起,截止到二零零一年。原先预计十五年的研究设计阶段,总共用时十三年即告完成。
由于研究设计阶段提前完成,凯瑟琳·阿丹教授和陆老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关于那只‘箫箍’的研究之中。
而随着研究设计阶段提前完成,从二零零一年起,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国际大谈判。二零零三年一月,我国正式决定加入谈判。直到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七方草签了建设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的国际协定。
由此,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的建设阶段开始启动,预计整个建设周期为十年。建设完成后,预计运行阶段二十年,去活化阶段五年。也就是说,如无意外,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将于二零四二年前结束。
如果实验完全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人类社会将有可能在二零五零年前后,将热核聚变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由于第一代热核聚变技术是采用氘原子与氚原子聚合,氘氚核聚变反应可以释放出相当巨大的能量。氘原子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一公升海水里提取出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可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氚原子可在反应堆中通过锂再生,而锂在地壳和海水中都大量存在。氘氚反应的产物没有放射性,中子对堆结构材料的活化也只产生少量较容易处理的短寿命放射性物质。聚变反应堆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硫、氮氧化物,不释放温室效应气体。再考虑到聚变堆的固有安全性,可以说,聚变能是无污染、无长寿命放射性核废料、资源无限的理想能源。受控热核聚变能的大规模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预见,一旦受控核聚变成功投入商业运营,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再像过去数千年那样,始终受到能源瓶颈制约。那么整个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结构,都必将发生重大、深刻的改变,而且这种变化势必无可阻挡,也无法逆转!”
孙川说到这里,目光在空念老和尚、陆曼曼和沈鸿叶三人脸上扫了一圈,笑道:“你们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不是说研究设计阶段完成后,凯瑟琳·阿丹教授和陆老就投入到关于那只‘箫箍’的研究中去了,跟这个ITER人造太阳实验计划应该没甚么直接关系了,为何我还要把这个实验计划的后续工作与其意义介绍得如此详细呢?
因为只有把这些先讲清楚,你们才能更容易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才能明白这个‘箫箍’涉及到的事件究竟有多重大?关系到的局势到底有多复杂?
从陆老一九九八年八月应邀前往法国,与凯瑟琳·阿丹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开始。世界各强国及主要经济体的顶尖科研机构,就对他们二人的研究在暗地里进行持续不断地关注。
但最初的十年间,也就是直到二零零八年底之前。他们二人的研究并未取得太大的进展。原因在于想要搞清这个‘箫箍’的作用机理,首先就要对‘中微子’的特性具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中微子’恰恰是人类目前发现最晚的一种基本粒子,一九五六年才首次被观测到。整个物理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有效成果极少。这就造成了以人类社会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也就更不要说影响及控制了。
所以凯瑟琳·阿丹教授与陆老的合作研究,近乎于从头去建立一门量子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工作量之庞大、研究难度之高,即便是以顶级科研机构的实力,单独一家也很难独立完成。
好在凯瑟琳·阿丹教授和陆老两人,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号召力足够强大。且世界各强国及主要经济体出于各自的科技战略考量,对与他们二人研究相关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流动,都给予或明或暗的方便。最终,于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底,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他们才正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中微子’振荡精确测定。并且对那个‘箫箍’影响控制中微子场的变化规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但恰恰是这项能令整个物理学界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