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农业中华> 第三十章 文艺萝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文艺萝莉(1 / 2)

顾明和袁定国沉下心来,护卫队现在不仅是训练和学习,又恢复了参加劳动的习惯。

顾明以前认为军队要做职业军人。可是张春一直强调说,军人应该是人民军人,来自人民,就应该服务于人民。为此,护卫队增加了历史和政治的课程,而不是只讲军事史。

袁定国也不再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对待山民,而以前他对待张家、石女村村民以及散居在大山里的山民是一种态度。对待乡绅和商人又是一种态度,总的说来就是嫌贫爱富。

但是现在,袁定国主动要求要几个学生到杂货店和粮油店做事和学习,他自己也专门在蒙学堂讲商科,要知道他以前不认为这些泥腿子的娃娃能有什么出息。他认为人在社会上必须要有实力有财力才能成事,否则再能干的人也不过是种地的。对于张春如此重视农业是从心里瞧不起。

而吴颖因为负责内务,在张春的启发下,开始研究统筹学,这是基于算学和财务、预算上的学问,吴颖自己学的也很艰难,但是她也坚持每七天把自己领悟的东西教给学生。

时间一长,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要求新建一个大学,主要集中经过中学学习,有着一定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优秀学生到大学里相互交流和学习。

张春和袁芳一起,将现在的基础知识慢慢分解到小学和中学。因为以前不管是15岁还是7岁,说是分了班级,可是实际上都是一年级。但是现在至少能够分成五个年级。

也就是说五年级以下的教育要尽量规范,基础要打牢。这就意味着小学课程能够基本定下来。

包括金鸡岭在内,张春的管辖区域有一百三十多户人家,每年都有十来个新生儿,幼儿园的新生也保持在两位数字。再过几年,原种场和护卫队都会有人结婚,要知道蒙学堂现在有几百个学生,一半以上都在十六岁以上,即便新教育情况下结婚晚,但是结婚潮和生育潮总会到来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幼儿园大班的毕业生加上石女村的送过来读一年级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六岁到七岁的学生只剩下了剩下了二十四人。幼儿园小班的三岁入学幼童只剩下了三十九个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收养的弃婴,这还包括胡登平的大女儿胡丽丽。

胡登平两口子甜腻腻地成了生育机器,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看样子是不生儿子不罢休。反正他们两个家庭不缺钱,每年也有不少年薪。不过兰慧芳已经说了,生了儿子就不生了。再生,都成“母猪”了。

胡登平还傻乎乎地把两个人这私密话说了出来,笑得大家够呛。

胡登平不算有本事的人,也没有野心。性格很多时候都有些懦弱,但是对兰慧芳确实是好得没边了。也难怪兰慧芳不顾家里人反对而跟着她。

幼儿园只教语文和算学、图画和体操。

小学多了生物和理化,历史与地理。图画中多了舆图。图画也多以线描为主,是为机械制图和绘制动植物图样做准备的。

中学还是乱的。不过大体上物理与化学分开,动物与植物分开。幼儿园与小学课本在袁芳的主持下,已经基本定稿,不过主要的编写人是胡登平和兰慧芳。特别是兰慧芳怀孕和哺乳期间,基本上就在编写教材。

顾明两口子和王自立两口子都是事业心重的人,两家还没有小孩。王自立他们还年轻,但是顾明年纪不小了,顾家老爷子几次写信来催促。顾明只说尊重袁芳的意见。

因为学习农学的学生占了多数,而真正够大学生水平的人几乎没有,算起来只有王自立两口子和顾明。连袁定国与刘光利也不过是专科水平。袁芳以下只有高中偏上的水平,这还是这几年坚持自学的情况下才达到的。

所以张春只是在农学堂单独建了一个学术厅,规定中学毕业生只要有时间,必须要学术厅听专业课。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其他课程。各研究小组的组长的研究进程和成果必须写成论文,在学术厅演讲并听取大家的意见。实际上张秋月等人已经算是半个讲师了,因为农学知识都是这几个组长和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在讲解。

张春只要是学术厅有课,就肯定到,并且最后或多或少都会点评一下。

张春一个现代的研究员,生活在知识爆炸年代的人。即便不会是本专业,科技大体的发展方向却是了如指掌,点评中技水平的论文,还是有的。同时正因为所有的研究都是从基础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对于张春来说,几乎就是一个扎实的复习过程。

张春十五岁了,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丽质十一岁,受张春的影响,安静了很多,她已经是袁芳的助手了。如果说知识面宽的话,除了张春,就只有她了。不过这姑娘有变成文艺青年的趋势。张家岭的文艺青年还真是没有,个个都是专业人士。也许是听多了这些专业疯子的胡言乱语,丽质对技术没有什么感觉。

张家的纺织厂建成后,所有人的衣服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灰色和白色了。别人也许觉得无所谓,但是丽质和袁芳两个人就不是那么愿意。想当初袁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