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岁月不说谎> 五十一 祠堂里卖破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十一 祠堂里卖破烂(1 / 2)

我们赶紧躲到一边,等他走过去了,我们才往里走。这个人我认识,他叫雷洪魁,四十几岁的样子,就住在煤站后面,以前跟着母亲到河边买粮食时,经常见到他,他是这河堤上粮食行的行务,整天扛着个大称在河堤上逛来逛去。听人说他是解放前的船民,在一次给人送货时船沉了,一家人就困在了这里。没有办法,他们一家只能暂住在祠堂里。解放后他们就在这儿盖了房子落了户,是天马街一二三队的社员,我也不知道具体属于哪个队,反正是个农民。这家人收入不多,就想多挣一些钱,因为他家里还有一个病老婆,于是就在粮食行里当上了行务。所谓的行务,就是用大称给买卖双方称东西,从中收取一些费用,我们这儿叫着用钱,不单是称粮食,只要是乡下的人来卖东西,什么鸡、鸭、鹅、劈柴、稻草都可以称,为的就是多挣一些钱。在当时,这也算是剥削农民的行当,属于打击的对象。和石条街上卖菜的农民一样,是要被革委会的那几个上海青年抓住掰秤杆的。

现在我们撞见他,听他没头没脑地骂了一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在骂谁。当时在我的脑海里,祠堂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一个收废品的地方。祠堂的院子不大,四四方方的,铺着大青砖,正殿很高大,有两层楼高,没有门,廊下的两根门柱又粗又高,两侧偏殿的门柱矮了一些,也细了一些。没有门,也没有窗,里面的光线很暗,殿内不是黑洞洞的,就是灰蒙蒙的,墙皮也脱落的一层一层的。房顶上飞檐斗拱,钩心斗角,看上去古朴庄重。靑布小瓦一行行一列列密密匝匝地扣在一起,非常别致,瓦缝之间还生长着一株株的瓦松。当时我不知道那小东西叫瓦松,后来我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很生动很神奇,这东西只有在老旧的苫有小靑布瓦的房顶上才有,只有半截筷子长,和松树一个样子,下雨的时候,它生机勃勃地成长;雨停了,天晴了,它就干巴巴地站在那里,遇到下雨,它又生机勃勃地成长。我第一次是在天马街张志洪大队长的房顶上见到的,他家的那两间西厢房并不古老,不过他那房顶上苫的就是这种靑布小瓦,在瓦缝之间就长着这样的东西。有一次我还试着想拔下来一棵,可惜我的个子太小,蹦的再高也够不到房檐。这祠堂的房顶比他们家高的更多,而且这地上的砖,这墙上的砖,这柱子,这房顶,还有房顶上的小青布瓦,那都是实实在在地老,老的我都不知道有几百年了。

整个祠堂的结构就是这个样子,正门朝南,前面不远就是洪河大堤,大堤和门头一样高。正门两侧各有两间耳房,耳房上有窗户,很古老的木格子雕花窗,院子不大,两厢的回廊原来有,现在都没有了,一个正殿两个偏殿,可以看出以前有门,现在也都没有了。大殿敞开着,檐下有一台四个轮子的大磅,靠里面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时也没有看清楚,东墙角开了一个脚门,半开着通向后院,能看见里面枯黄的荒草,我没敢进去看。

卖废品的过程很简单,有一个个子很高,稍有些胖,在当时算是很胖了,脸上有一些麻子,脸也很红,留着平头的老头,说是老头,其实也就五十多岁。他在那里验收,这老头我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他的手脚很麻利,先收的是骨头那东西他看一眼就行了,骨头里面不能掺假,上磅就秤,称完了往墙角一指,让我们提着筐倒到那儿。墙角里堆了一大堆骨头,大大小小的,大的很大,我想那应该是牛骨头,还有红红的血丝。尽管天气不热,那里面散发出来的味道一样很难闻,我们倒完骨头再提着空筐回来称皮,然后算重量开票。撕下一张给我们,让我们在一旁等着,接着一家一家地秤。收破鞋底子和破布的时候,他就检查的很仔细了,不要的随手扔到檐下,然后再是磅称。那廊檐下已经扔了小小一堆东西,有碎砖烂瓦,木条,沤成一团的烂麻,还有破轮胎做的鞋底子,还有很硬的那种臭塑料。在我看来,轮胎做的鞋底子比母亲纳的布鞋底子结实多了,可现在布鞋底子能卖钱,轮胎底子只能扔到。

可能是只有一个人收购的原因,等他给我们称完了,这个大胖子才把账本收起来,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拿着算盘,走进大门西侧的一间耳房。我们也紧紧地跟着,他进门时回身指了一下窗口,然后嘭地一声把门给关上了,我们愣了一下,立刻涌到窗前。窗户不高,刚好到我的下巴,窗户的木格子上开了一个小方口,那方口刚一打开,我正要往里看,就被几个拿着发票的小手给堵住了。刚强在后面拉了我一把说:“卫东,你又不用拿钱,让给我吧。”因为发票在三哥的手里,我只好退了出来。我回头看看那大殿,还是黑乎乎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堆了半墙高。我心中疑惑:“这么大的房子,以前盖起来不是用来收破烂的吧?”

“呸!****娘,黄皮子,王八蛋——”大门外传来一声狠狠地臭骂。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紧跑出去看。我听出那是雷洪魁骂的。出门见雷洪魁正叉着腰,瞪着那双大眼往大堤上看,我也跟着看过去,见大堤上从煤站方向过来一男一女两个人,那男的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黄军装,永安城的大人小孩几乎都认识他——师红宝,革委会的主任。至于那个女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