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佛陀的智慧> 第五十八章 不要执着佛陀说法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不要执着佛陀说法的...(1 / 2)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说:“世间人为了生活,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从事祭师、国王、公卿大臣、将帅、士兵、驯马师、农夫、经商、畜牧、教师等等的职业,如来给不同职业的人说法时,会根据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来解说法义。如来为什么要这样的说法?为得是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熟悉的情况下理解如来所说的法义,如果如来不根据他们所熟悉的职业或情况来解说法义,他们就会认为如来讲说的法义晦涩难懂,比如如来给经商的人**时,举农作的例子,经商的人可能因为没有种过地,所以就无法明白如来所说的法义,又比如如来给祭师说法,举经商买卖的例子,祭师们可能就会因为没有经过商,没有做过买卖所以就无法听懂如来所说的法义。

弟子们,就像同一个器具,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名字,它会被人们叫做瓷坛、瓦罐、钵盂、陶碗、饭缸等等的名字。名字虽然不同,指的却是同一件器具。

如来在不同的地方,也相应的叫这些器具瓷坛、瓦罐、钵盂、陶碗、饭缸等等的名字。如果如来在叫这个器具瓷坛的地方,叫其他的名字比如叫钵盂,这个地方的人就会不知道如来所指的是什么器具,同样的道理,如来为众生说法会根据他们熟悉的职业,熟悉的情况来讲说法义,这样他们才能明白如来所说的法义。

弟子们,世间的真相,如来是早就明晰了,但是很多世间的人并不知道世间的真相,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走,跌跌撞撞的人,如来如果不去为他们讲说,他们怎么能够明白呢?如来不去点亮他们内心的明灯,他们怎么能够在黑暗中看见脚下的路呢?

弟子们,什么是世间的真相?

就是世间人的身体是随时在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身体,身体是要老、病、死的,是无法长生不死、青春永驻的,一旦身体受伤、生病、临死就会痛苦不堪,人生最终是苦的,世间人所拥有的黄金、房产、钱财、珠宝等等的一切也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远的拥有,随时都可能失去,就是因为无法永恒的拥有,一旦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身体也好,在世间拥有的黄金、房产、钱财、珠宝等等的一切也好,都要全部舍离,没有一件东西是可以带走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也没有我能够永远拥有的东西存在,这个我是虚妄不实的,拥有的东西也是虚妄不实的,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没有真实拥有的东西存在,如果存在真实的我就应该永远不死、青春永驻、随意自在,如果在世间拥有真实的东西,也应该永远的拥有,也应该不破损、不失去,不毁坏,但是世间却没有不死的人,没有不失去、不破损、不毁坏的东西,所以世间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没有真实可拥有的东西存在。

同样的道理,世间人的感受、思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也是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最终也是痛苦的。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全部都要除灭殆尽,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都是虚妄不实的,这个就是世间的真相。

弟子们,很多世间人看见当别人的身体受伤、衰老、生病、死亡,别人就会非常的痛苦,看见当别人财富耗散,房子破损,垮塌,别人也会非常的痛苦,他们可能会同情别人,却不会关联到自己,不会去想:我自己也会受伤、衰老、生病、死亡。我自己的财富也会耗散,我自己的房子也会破损、垮塌,当自己平安无事的时候,就会认为一切都是可以长久保持不变的,一旦自己受伤、生病、衰老、死亡来临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一旦自己的财物损耗,房子破损、垮塌就会痛心疾首,却不知道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世做打算,一般人外出看见乌云密布的天空,都会预先带上雨伞出门,为什么自己的生死大事却漠不关心呢?

如何让自己除灭身体受伤、衰老、生病、死亡的痛苦?如何除灭财物损耗,房子破损、垮塌,失去一切的痛苦?如何除灭生死轮回的痛苦?这些问题世间人都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如来为众生说法,为的就是除灭众生的生死痛苦,除灭众生一切的烦恼痛苦,解除众生一切的系缚和捆绑,让众生清净无染,心无挂碍!最终证悟阿罗汉、菩萨、佛的果位!

如来说法,会根据众生所处的职位和情况来说法,比如对国王说法,就会先问国王他是不是拥有无上的权利,之后便会问国王,你拥有这么大的权利,你能够让自己不衰老、不生病、不死亡吗?国王一定会说不能,那么如来就会告诉他,世间的一切都是随时在变化的,即便是尊贵的国王也无法长生不老、永远不死,国王所拥有的财富也是随时在变化的,国家也会经历兴起、发展、强盛、衰败、灭亡的过程,也是随时在变化的,一旦国王死去,他所拥有的一切全部都要舍离,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带走的,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在未来世也富贵荣华呢?那就只有将有形的财物转换为无形的福德利益。身为国王,在当政的时候,要为本国的民众谋福利,要让国家保持长久的和平,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要用仁义道德来教导国民,让国民乐善好施、敬老慈幼、知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