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他的主张就是山海关外应有纵深防御,避免山海关直接受敌攻击。而这位高第大概是过于害怕,希望把全部力量收缩在山海关一线,孤注一掷。这与前面熊廷弼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样的战略有两大问题:一是山海关要直接承受敌方的攻击,一旦关破,京畿便无险可守,敌军的铁骑片刻就能到北京城下。二是即使山海关守得住,敌方也能绕过山海关,在山海关以西的长城防线上寻找攻击点,切入山海关之里的京畿之地。由于山海关外没有纵深防御,明朝的军队就无法对敌军进行堵截,破坏其战略实施,后来崇祯时代的情况也确实证实了这种推测。
可高第不管这些。他本来就不懂军事,加上胆子又小,所以要让他理解、接受袁崇焕的计划,真是太难为他了。因此,他不仅要撤掉锦州、右屯防线,而且要把袁崇焕的宁远、前卫一并撤入关中。袁崇焕急得都要跳起来,坚决反对,说:“我是辽东经略,职守在此,死也要在此,我坚决不会撤退!”
遇到这种犟脾气的“铁胆”人物,高第也没有办法,所以宁远、前卫两城仍由袁崇焕驻守,没有撤退。朝廷为安抚袁崇焕,还提他做了山东按察使。但锦州一带的防守据点,如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塔山、杏山等,全部撤守,军民尽撤入关,哭声震天,米粟辎重被弃者不计其数,明军实力大损,也使宁远成了孤城。
得知努尔哈赤亲帅八旗健卒十万前来围攻宁远城,袁崇焕虽城中只有一万兵,但由于城坚准备充分,也成竹在胸,做好了一切准备:令城外守军全部撤进宁远城,坚壁清野,又亲自杀牛宰马慰劳将士,刺血为书,誓师全军,表示誓与宁远城共存亡;传檄山海关、前屯,凡自宁远城逃出者,全部斩杀,以肃军纪。全城人心始稳,誓死守城。
在他的感染下,“将士咸请死效命”,同仇敌忾,士气高涨。他还将全部库存的白银置于城上,传令,有能打退敌兵,不避艰险者,当即赏银一锭。如临阵退缩,立斩于军前。为了增强火力,袁崇焕令人将城中存有的仿西洋“红夷大炮”架上城头,一切准备就绪,严阵以待,单等努尔哈赤率军队来攻,全不顾双方实力悬殊。
二十四日,后金军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邀朝鲜使者同坐城楼观战。努尔哈赤先使人劝降袁崇焕,遭到拒绝后,突然一声炮响,后金军开始攻城。只见八旗兵丁四处散开,满山蔽野而来。袁崇焕一声令下,城楼上火炮齐鸣,弓箭齐发??????
红衣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炮管长的三米,可装十斤火药,短的也有2米,装完火药装铁球、坚石,一经点燃,火药催动“子弹”,四散飞舞,一打一大片,人不管撞上铁球或是石子,都有致命的危险。而且这种火炮,射程远,瞄的准,特别对成群结队的敌兵,杀伤力很大,一炮就能使一片人伤亡倒地。后金军死伤惨重,只好退军。
次日,后金军重振士气,再次来攻,他们把裹着生牛皮的战车推到城墙根,准备凿城穿穴,袁崇焕立即亲率士兵挑石堵洞,又令城上大炮加强火力猛攻敌阵。就在敌人将要凿开城墙时,袁崇焕果断命令打开城门,故意放弃外城,把敌军放进来。后金军队不知是计,便蜂拥而入,攻打内城。
袁崇焕立即下令对涌入外城的敌军发射巨炮,配之以滚石矢木,后金军队就像圈在外城里的一群野兽,拥挤不堪,想逃逃不出,想打打不着,只有自己挨打的份了,乱作一团,连连的炮轰,又使他们人踩马踏,死伤无数,吃了大亏。
努尔哈赤正在营前指挥作战,忽又被飞来的炮石击中腰部,受伤坠马,血流不止。后金军将士们见主帅受伤,连忙来守护主帅;努尔哈赤站起来,忍受巨疼高叫:“不要管我,继续攻城!”话音未落,又一巨炮轰过来,把努尔哈赤打倒在地。守卫他的将士们再也不听他的了,不管他怎么挣扎嚎叫:“放开我!放开我!”可还是把他抬出了战场。主帅身负重伤,四大贝勒决定停止攻城,匆匆收兵撤退。
在归途中,努尔哈赤病情加重,他躺在担架上,想的不是自己的伤,而是近2万人的伤亡和失败的原因。他把皇太极叫到身边,想听听皇太极的总结,皇太极解劝说:“父汗,别再操心战事了,等伤养好了再说。”努尔哈赤固执说:“我就想现在听,我弄不清原因死不幂目!”皇太极不得不说:“我以为我们把汉民官员清理的太决绝了,使他们对我们失去了希望;再就是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太轻敌了。”努尔哈赤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过失。
回到沈阳因伤口感染,努尔合赤已数度昏迷。经过御医精心调理,病情虽有所控制,但身体虚弱的很,不得不又招回刚被他逐出宫去的阿巴亥,他觉得难割难舍的还是阿巴亥。阿巴亥来到努尔哈赤的病榻前,早泪如雨下,眼前的努尔哈赤让她惊呆了,胡子老长,几乎全白了,乱蓬蓬的。尤其的瘦,脸色青黄泛黑,犹如东北的土色了;眼窑塌陷,疲惫的眼神早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还不时闪出让人可怕的凶光——那是阵疼引起的。
阿巴亥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叱咤风云,一脸杀气,从来都没有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