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g、abd5432、游戏人生.、日tzy、无名ぁ沉默、godopeae、honge、安西的门徒1)
崇德殿,贾诩亲眼目睹这座巍然广阔的宫殿,由地基变成广厦……从宫殿落成的第一天起,他就登堂入室,并一直是殿堂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五年来,他几乎每朝必到,从不休沐,风雪无阻。
而今走在熟悉的道路上,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崇德殿的阙门之下,贾诩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危机,那是一种如电过身的感觉,浑身汗毛竖起。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他生平只有过三次。
第一次,是年轻时出西凉,被一群匪寇捉住。同行数十人皆被洗劫后活埋,轮到他时,急中生智,诈称是太尉段颎之外孙,借名震西凉的段颎之名,逃过一劫。那一次,真的是生死一线啊。
第二次,是董卓死后,王允执掌朝政,下令诛绝西凉军,而李傕、郭汜害怕欲弃军而逃。那一次也真够险,若不是说服了李、郭二将挥师反攻,他必难逃王允毒手。
第三次,则是当日被大将军于黄河生擒,以贾诩洞悉人心的智慧,一眼就看出,若当时他不愿降伏,必被毫不留情击杀,绝无幸理,什么智谋、口舌都白给。
这是第四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因为前三次的危机都能看得见,猜得透。唯有这一次,虽有强烈感觉。但危机何来?隐藏何处?却是看不见摸不着。
贾诩望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沁凉之气,振了振衣袖,既然找不到危机源头。只能随机应变了。
身后的许攸却走得十分洒落,似乎什么都不介怀,路上甚至还有心情与贾诩说笑:“你我二人,这是步何大将军与董贼后尘,自投罗网啊。”
贾诩只有暗自摇头。在没有看到锦囊信件的情况下,许攸如此表现,只能说他心太大,跟什么胸有成竹不沾边。
沿着长长的龙尾道拾阶而上,贾诩注意到,往日两侧守卫的持戟甲士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四名内侍。内侍见到贾诩、许攸,齐齐施礼。
贾、许二人互望一眼,心照不宣。这应当是皇后特意安排的,什么龙狼、虎贲、羽林,统统不许踏入宫殿半步。殿前守卫都让一群气力比普通人还弱的内侍担当,为的就是让奉旨入朝的这群人放心。
“贾诩(许攸)参见皇后。”
“贾卿、许君,请入席。”
二人谢过,安然入坐,在他们的对面及上首,已坐满一群大臣。贾诩一个个看过去: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御史大夫刘艾、大司农赵温、执金吾伏完等人俱在,唯独不见御史中丞钟繇。除了这些意料中的熟面孔,还有两个生面孔令贾诩颇为警惕。这两人都是年轻人,敬陪末坐,从他们腰间所佩绶带来看,不过几百石小官。居然能登堂入室,必不寻常。
伏后隔着珠帘,缓缓开口:“自先帝龙殡以来,朝中不稳,人心不安,更有流言蜚语。耸人听闻。这一切,都源于大臣不和,暗生龉龃,更有甚者,居然要动干戈……先帝灵堂犹在,诸公便急于相煎,成何体统!”
说到后面,已是严声厉色,充满怒气,令在场所有大臣都为之淌汗,不管说的是不是自己,俱伏席请罪,连伏完都不例外。
伏后似是缓了会气,慢慢恢复平静,道:“今日并非大朝,特意请诸卿前来,便是让诸卿坦诚相见,开诚布公,何事不可谈?何至于非要动干戈不可?”
杨彪、张喜互望一眼,俱默默点头。
刘艾却惊愕不已,使劲瞅伏完,一肚子郁闷,却苦于说不出口。
伏完也很惊讶,没想到女儿居然摆出两不相帮的架势,这跟先前的态度不一样啊。幸好、幸好他们还准备了后手,否则今日若让贾诩这老狐狸溜了,就再没机会让他上套了别的不说,只要人家递上一份奏折,称病休养,你就无可奈何了。
贾诩好整以暇掸掸衣袖,笑道:“皇后所言,深得治国至理,我等同殿为臣,何事不可谈。私会相谈固可,朝堂商谈亦可。”
这时对面下首最年轻的那低级官员朗笑道:“皇后说得甚是,开诚布公,正是我等所求。既如此,贾令君可否那封密信全译文呈上,交与皇后验看?”
贾诩淡淡望着对方:“足下何人?”
“河内司马懿,拜见贾公。”
“哦,原来是司马建公之子,司马八达中行几?”
“懿字仲达。”
司马懿?密函上提到射鹰截密信的人就是他;提议八关校尉互换,将雒阳龙狼军优势化为乌有的,也是他。河内司马氏,还真出人才啊。
贾诩上下打量这年轻人一眼,暗暗点头,原来一切祸因,皆由此人而起。果然言辞犀利,后生可畏,还好,他同样有准备。
贾诩从怀中取出一封折子,内中夹着锦囊之书,放在内侍呈上的云纹漆盘上,含笑道:“仲达所言甚是,诩从善如流,这就将全部译好的信件呈与皇后验看。嗯,我贾诩以列祖列宗之名起誓,这就是鹰书全译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