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漏网。
当一切布置好之后。鬼子兵们也已经到了半山腰。与日军一贯的作战方法相同。两个小队主攻。一个小队迂回。主攻的小队同样如此。一个小队主攻。另外一个则配置在稍后方。如果前面与对方接火。他们则立即开始迂回。
这种作战方法在抗战初期与太平洋战争的丛林里。常常打得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首尾不能相顾。甚至有日军一个大队。赶着英国军队一个师跑的记载。但到了玩丛林作战的金涛眼里。这种战术那是狗屁不通。
玩不死他们。那就不叫玩。
“先打迂回的那个。引到预设阵地1。”
这是金涛根据日本军队作战的特点。预备的两个伏击地点。这些伏击地点。此刻正由受伤了行动并不迅速的霍远山和他的两个手下。带着“绝命旅”的人负责。
“盖好。不能让下面的人看到了。”
走在树下山道上的霍远山。认真的抬头头检查每一个空爆榴弹的布置。
绑在树干上的。被枝叶遮挡的。是国民党军队装备的木柄手榴弹。因为带有拉火装置。所以作地雷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金涛手下在这种情况下布置的方式。主要是依据地形选择空中或者齐腰的高度。第10米杀伤半径布置一枚手榴弹。而且布置成连环式爆炸。
即当拉火绳一拉。爆炸是由后向前。一枚接一枚的爆炸。力图把大多数鬼子兵炸死或者炸伤。空爆手榴弹不会留下什么死角。而且由于山路的限制。想躲避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快点、快点。我们沒有多少时间。还有一个伏击阵地要布置呢。”
所有人都手脚麻利的动作着。这种雷布置起來也简单。绳子树枝上一绑。然后弄來些枝叶一遮。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这些空爆榴弹。
唯一使金涛有些忧虑的是。从城里找到的国民党兵溃退时遗留的手榴弹。这时已经不多了。日本军队很少给步兵直接配备手榴弹。多数的时候都是依靠掷弹筒的支援。
他已经考虑到了解决方案。只要有材料就一定能够办到。陶土手榴弹。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地利军队为了降低作战成本。就曾经装备过那玩意。到了玩瓷器不用人教的中国就更简单的。粘土层里加铁豆。里面装炸药。有了预制碎片。这种陶土手雷的威力只会更大。
金涛此刻在山上的洞口处。日军移动的方向与速度。通过自己观察与姚金锁小队的报告。他是一览无遗。他才不会与直接与两个主攻的小队对攻。就算是伏击。两个小队的日本士兵并不容易应付。
伏在树上的姚金锁向四周望望。四周全都是穿着布条装的手下。他们配备的有掷弹筒和带消声器的步枪。所有人的射击。都是经过考核的神枪手。这说明他们距离真正的狙击手。那差的远着呢。
“射手开枪。掷弹筒小组准备。”
这是姚金锁用手势发出的命令。虽然端着长长的38大盖上山的日本士兵。距离他们还有几十米的距离。但狙击手们。做起事來就得这么无声无息。
“噗噗噗……”
消音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不但射击沒有声音。38式步枪原本就小的枪声以及几乎沒有的枪口焰。这时就变得更小。而且密集的草丛与树木。也起到了良好的消音效果。
战斗从这时开始正式展开。但不知为何。所有在雷公山上与日本兵战斗的人。都感觉战斗现在变得极为容易。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截止目前。还沒有人能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