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楚氏春秋> 第二十四章 史书之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史书之迷(1 / 4)

天色灰蒙蒙的,空中渐有零星雪花飘落,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楚名棠坐在马车内,掀开布帘向外看着,暗想京城已是如此,北疆气候恐怕更为恶劣,从西线抽调去的八万将士不知是否带足御寒衣物,可不能在这般小节上再出纰漏。

侍卫在马车外禀报道:“大人,兵部到了。”

楚名棠走下马车,几名官员已在门外等候,为首一个施礼道:

“下官兵部令吏冯奕征参见太尉大人。”

楚名棠颔首道:“免礼。冯大人,郭尚书可在?”

冯奕征恭恭敬敬地答道:“回太尉大人,尚书大人正与相国大人在兵部议事厅内。”

“相国大人也在么。”

冯奕征答道:“正是,相国大人早朝一结束便赶到兵部。”

楚名棠嗯了声向内走去,忽又回首问道:“冯大人,令郎可是名叫冯远?”

“正是。”

楚名棠微微一笑道:“听闻此番禁卫军将士请求北上,令郎乃领头人之一啊。”

冯奕征惶恐不安,俯首道:“下官教子无方,实在大罪。”

楚名棠摇了摇头,道:“年轻人血气方刚,何况其忠君报国之心可嘉,不必过于苛责了。”

楚名棠走进兵部议事厅内,只见方令信与郭怀二人正对着一沙盘指指点点。见楚名棠来了,方令信笑道:“名棠今日可是来迟了。”

楚名棠坐下道:“还不是为小儿惹出之事,禁卫军中请求赴北疆之人居然过万,其中不乏朝中大臣子弟。”

郭怀有些意外,笑道:“竟有这么多?本官原以为他们只是一群公子兵,如今对他们的看法倒有所改观了。既是如此不如成全他们,所留空缺从京城附近地方大营抽调。”

方令信断然道:“万万不可。禁卫军诸营各有其责,守卫着皇宫大内及朝廷重臣之居处,这等要害所在怎能轻易调换人手,此事绝不可行。”

郭怀也只是说笑而已,便道:“那太尉大人准备如何处置此事?”

楚名棠道:“禁卫军将士报国之心可嘉,不可轻易使之心寒。本相觉得堵不如疏,不如就从禁卫军中挑选三千将士随小儿赴北疆。这三千人中小儿所在的十一营平日只负责京城外围防务,请命之人亦是最多,就让其整营北上,郭大人可另行调兵接替。其余就从各营请命者中挑选勇猛之士凑足一千人,加之十一营两千人,共三千人,不知二位大人认为如何?”

方郭二人愕然,方令信道:“名棠,这等少年人胡闹之事,你怎还推波助澜?”

楚名棠笑道:“相国大人,此事若操办好了,对朝廷大有益处。”

楚名棠将苏巧彤所说的如何借此事缓解世家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和鼓动大赵境内全民支持对突厥之战一一道来,方令信听后沉默良久,方道:“名棠远见,方某实是不及也。”

郭怀则瞪着楚名棠,道:“楚……太尉大人,也只有你才能想出这等愚民之策。”

楚名棠啼笑皆非,正欲说此事并非自己主意,可转念一想,觉得让苏巧彤在他二人面前崭露头角绝非是件好事,只好厚颜微笑不语。

方令信道:“既是如此,大军出征之时,本相自会亲自带领满朝文武百官为其送行。”

楚名棠拱手道:“多谢相国大人。”

方令信笑道:“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对了,听说你那幼子铮儿在南线被刺客所伤,伤势如何了?”

楚名棠叹道:“这孩子在南线所受之伤至今仍未痊愈,可北疆战事无法耽搁,实叫人放心不下。”

方令信道:“听闻令郎是为齐人所伤,此事定与南齐那鄂亲王脱不了干系。名棠,你家大公子仍在平原城,可要备加小心。”

楚名棠道:“多谢相国大人好意。轩儿在南线已经多年,身边侍卫众多不必担心,倒是中诚也在南线,他所处之地离平原城甚近,欣儿得知此事后忧心不已,不如将他调回京城如何。”

方令信一怔,强笑道:“中诚任职尚不到半年就回京城,如此恐怕不妥吧。”

楚名棠沉吟片刻,道:“突厥入侵北疆,西线暂无战事,那就将中诚调至西线某小郡任太守一职。名棠仅此一婿,总要为他的安危着想,相国大人可有异议?”

方令信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道:“名棠意既已决,本相也无话可说。”

楚名棠似若未见,笑道:“如此甚好,名棠便命成奉之即刻操办此事。”

方令信不久便托词离去。郭怀看了楚名棠一眼,道:“名棠,此事似大有隐情啊,难道楚方两家纷争又起?”

楚名棠嘿嘿一笑,道:“哪有此事,我与方相乃姻亲,郭怀你多心了。”

郭怀哼了声道:“儿女亲家又算什么了,你与方令信算起来还是远房表亲。算了,你们三大世家之事我不想管,也管不了,可如今北疆战事已起,朝中可不能再生任何动荡。”

楚名棠笑道:“请尚书大人放宽心,孰轻孰重,我心中自然有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