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将诊所开在其他地方,张坤也有所考量。
首先,诊所的地方不能太小,虽然政策上规定,诊所面积只要在四十个平方以上就可以了,但张坤并不想委屈了自己,所以在张坤心里的理想大小,差不多就是两间门面房到三间左右。
当然,如果再大点也无所谓,最好是能独门独栋,整个房子的租下来,不用与别人合用。至于房子大了租金也就多了,这个并不在张坤的考虑范围之内,张坤虽然不算有钱,但也不缺这点。
然后,诊所的位置不能离外婆家太远,越近越好,最起码,不能超过一里的范围,太远了,就和当初张坤的设想有违了。
带着这几点考量,张坤在整个村子里转悠了起来。
外婆家所在的地方是太仙镇兴旺村,整个村子占地面积不小,有近一平方公里,约百来户人家,人口近六百多人,不过其中年轻人大多数在外地工作或者经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常住人口也就两百来号不到。
因此村里的房子不少,还有不少是空房,也就是一家老小全部外出打工或者经商的,家里房子就空置了,这样的房子,张坤如果愿意租,想来很多人还是愿意租的。
毕竟没个人在家,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多少还有点房租。而且房子一年到头空着也不好,没人气,还容易遭贼,如果家里能住一两个人,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不过张坤转了转,却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房子多是没错,而且也有不少空着的,但大多数都是老式的土砖瓦房,甚至还有黄土泥砖堆砌起来的黄泥房子,太过老旧,要不就是布局太小,不适合改造。
而如果想要动布局,就必须要房主人回来,那样又太过麻烦了,张坤讨厌麻烦。
就这么的,张坤一路在村里闲逛着,这家看看,那家瞧瞧,顺便和村里老人聊聊家常,然后慢慢就走到了村口,只见张坤陡然眼角一愣。
一栋大门紧闭的小两层,三间门面房,大门方向贴着白色的瓷砖,左右两侧刷着水泥,大门上还挂着一块匾子:兴旺村村民议事厅。
张坤眨了眨眼,然后快步小跑了过去,凑在小两层的窗户上朝里面望去。
一楼是整个打通的楼层,进深没多少,但胜在三间门面宽度不小,粗略望去,差不多有近小一百来个平方,而且墙壁上粉刷着洁白的墙漆。
房间里放置着一些桌椅板凳,虽然不整齐,但也不算凌乱,右侧还有一个小楼梯通向二楼。
房子很新,如果张坤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大前年盖好的,三年不到。记得当初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们有个地方,聚集一堂,说村情,聊农事,谈村务。
村里自己出一部分钱,然后向镇子里申请了一部分,就这么盖起来了。
初开始的时候,张坤记得大家还十分的热情,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奈何时间长了,慢慢就流于形式了。
一个不到七百人的小村子,常住人口不到两百人,能有多少事?
慢慢的,新鲜劲过了,这议事厅也就荒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议事厅基本上就再也没开过了。
后来这议事厅还被村里租了出去,给做了个小商店,卖点日杂什么的。
不过那小商店也开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关了,原因还是那个。
兴旺村,一个不到七百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到两百人,能有多少生意?
平日里了不得就是卖点三五块钱一包的烟,家里老人没谁舍得抽那二三十的好烟,有些人三五块的烟都嫌贵,买点烟丝,白纸一卷,就得了,五块钱够买一斤烟丝的了。
除此之外还卖点五毛一块的小零食给村里的小鬼,然后就是油盐了,米都卖不动,农村人什么都不多,田地里的大米,都有一部分要拿来喂猪。
这么一天下来,商店能赚二三十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候一整天不开张都正常,这一个月下来,连房租都不够,自然也就开不下去了。
这做生意,不管是你做哪门,这人都是经商的基础,有人才有生意,没人,那自然就没有生意了。
然后这议事厅就又荒了下来。
按说,这开诊所也算是做生意了,都是拿人钱财,与人货物。
把诊所开在这,没什么人流量,基本也可以预见,赚钱什么的完全可以不用想了,能保住房租就算不错的了,更别说前期的投资了。
不过张坤开诊所的目的不在赚钱,他只想给闲着的自己找份事做,然后给村里老人带点便利,最后就是让老妈光彩一下。
这开诊所虽然算不得什么档次,但医生就是医生,一个足以让大部分人羡慕的职业,这样就够了。
张坤站在窗户外,扫着屋内的景象,这是越看越喜欢。
一楼通畅,三间门面房打通,随便改造一下就完全可以做诊所使用,做几个简单的隔间就行。二楼则可以做一些储物室,办公室,休息室。
而且这是整栋的,以前又有租给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