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霉运阴阳眼> 第920章 青铜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0章 青铜器(1 / 2)

青铜器这一块在文物古玩研究中算是一大类,但同时也是非常小的一类。

说其大类,是因为其传世极多,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段历史时期中,青铜器甚至是当时的镇国神器。

而在后来,青铜器渐渐应用广泛后,慢慢变幻成了兵戈、礼仪、乐器、祭祀、器皿等等等等,可以说在中国历史考古中,青铜器是绝对绕不开的一环。

但是说其是非常小的一类,则是因为《文物法》。文物法上特别强调了,汉代以前的青铜器全面禁止交易。

而现今流传的青铜器大部分都是出土文物,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汉代以前的,这几乎就相当于禁止交易青铜器了。

虽然不敢说这条禁令一出,就绝对禁止了青铜器的交易,但是,最起码光明正大的交易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说上拍卖会什么的,根本就没哪家拍卖会敢收。

当然了,私下里的交易不可能绝对禁止,但是,如果不能上拍卖行,甚至买回来以后都不能拿出去炫耀,那买回来青铜器干什么?甚至想要光明正大摆家里当装饰都不行。

汉代以前的青铜器被定义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不允许私人收藏的。

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把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东西买回来,然后藏地下室,永远不能见光?

那还搞个毛。

因此,文物法关于青铜器的禁令一出,国内青铜器的交易量瞬间大跌到谷底,除了极少数确实是十分钟爱的收藏玩家外,几乎很少人会碰青铜器了。

而没有买卖便没有了……研究的动力。

这都青铜器不能交易了,捡漏的机会也就没了,甚至连光明正大拿出来把玩的机会都没有,那还研究个屁啊。

所以,在现今古玩行当中,青铜器这一类,真的是属于十分小的类别,研究的人很少,除了那些真正的考古专家,为了研究历史之类的,比如温志明。

而齐向阳为什么会一开始接触的是青铜器呢,这说起来还要算的上是“家学渊源”。

这齐家三兄弟以前是干什么的,潘家园出了名的青铜器仿制做旧高手,二十多年前,文物法中还没有青铜器相关禁令,那时候青铜器的交易可谓如日中天,齐家三兄弟“出土的青铜器”,起码占据了潘家园近十分之一的数量。

而想要仿制青铜器,那么最起码对青铜器要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为了仿制,齐家三兄弟对青铜器的研究可谓十分透彻,家里也存放着许多有关的书籍。

这也是齐向阳家为什么有那么多古玩珍藏书籍的原因,甚至现在齐家很多书,在外面都是十分难以买到的,属于真正的典籍。

也就是舍不得出手,否则光那些书加起来,卖个几万十几万的都没问题。

一本马成元主编的《商周青铜器》,还是第一版,你要说拿出去卖个一两万也许不可能,但出个五千,绝对大把的人要。

所以,综合齐向阳的自身情况,姚志平和张坤决定,对齐向阳的教学,便从商周青铜器开始。

虽然学习这个不能让齐向阳在古玩圈子里捡漏赚钱什么的,但是对姚志平来说,却是对齐向阳一个摸底的过程,看看齐向阳的学习接受能力,还有品性什么的,这样才好安排后面的教学任务。

于是,张坤带着齐向阳在吃过午饭后,便直奔故宫博物院。

说起故宫,大家肯定熟悉,就是紫禁城嘛,皇城。当初张坤迎战宫本田冲,便是在紫禁城演武场。而故宫博物院便是在故宫之中。

而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也堪称全国第一,收有文物一百八十万件,其中珍贵文物一百六十多万件,涵盖了几乎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所有文物类别。

在故宫博物院中,仅青铜器这一类别,文物藏品便不下一万五千件,这还是不包含钱币和铜镜之类的。

带着齐向阳来到故宫,买了门票后,两人便去了青铜器藏品区,然后在姚志平的指点点评下,张坤的转述中,齐向阳开始了学习文物考古鉴定知识。

姚志平的教学很简单,就是点出各种青铜器不同时代的差异,特点,等等,从材质的区分,到雕刻造型的不同时期特色,铭文的写法,叙述方式的不同,来判定年代,最后综合总总,才判断一件藏品的真伪。

就这么的,之后几天,张坤和齐向阳便整天的泡在故宫博物院中,而有了名师的指点,齐向阳对青铜器的理解和鉴定能力直线上升。

虽然不敢说达到出师的水平,但确是将以往齐向阳多年看书的积累,渐渐转化为实践的经验,算是初步有了青铜器鉴定的业余顶尖水平了。

不过通过这几天的指点教学,姚志平惊喜的发现,齐向阳的学习接受能力出奇的强,而且还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也许是之前看书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姚志平相信,齐向阳对古玩鉴定这一行,算得上天赋异禀了。

这原本只是想着,还了当年的愧疚之心,没想到却真捡到宝了。

这一下姚志平的心态陡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