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最初的含义是世卿世禄之家,这里的卿并不是泛指的公卿,而是特指的三公九卿。也就是说,哪怕是做到一方大员,哪怕是知府刺史郡守之流,那都不算,只有家族里面世世代代都有人做到三公九卿这个等级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善始善终的人家,才能够被称为世家。
而这里说的世代,必须是三代以上。
这就是世家的最初的定义。
毫无疑问,能够做到三公九卿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善始善终,说明做官的这个人,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德行上,都是极为出色的。因为能力不够,就爬不上这个位置;德行不够,就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善始善终。
同样,家族里面一连三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九卿的位置上,也就意味着这个家族对子孙的教育很有一手。
也就是说,世家从一开始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家族里面有本事有德行的人足够多,家族对家族成员的教育十分出色。
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的力量的,永远是时间,他能够将一件事物改变得面目全非,也能够让原本不那么完美的事物在岁月的磨洗下日趋完美。
世家就是属于被时间一点一点地打磨出来的杰出的造物。
皇帝挥手让密探退了下去,借着这个动作,皇帝让自己稍稍平静下来,道:“朕真是想不透,贾家那丫头到底是怎么被那些老牌的世家承认的。他们贾家可不符合世家的标准,甚至一度跟世家的行为处事完全相反。就连那个丫头也一样。”
皇帝如何不了解世家,可以说,为了跟太上皇争夺权势。他可曾经试图借助世家的力量,被那些老狐狸们拒绝之后,皇帝才开始使用贾雨村这种野心家。
皇帝也曾经以为贾雨村这种野心家会是很好用的棋子,可实际上,这种野心家只是一只只贪婪的饕餮,胃口大不说,还没有一丝的底线。甚至还不止一次践踏法律。
比方说,有个周姓的官员,他小的时候家里没有柴火就去山上打柴却被当地的地主抓起来打了一顿。等这个官员发达之后。就制造了一场冤假错案,弄死了地主一家子并且把那户人家的女儿变成了家里的歌姬肆意羞辱。而事实上,那户地主之所以不肯让他们家上山打柴,那是因为那山上种植的全是果树。而所谓的打柴实际上就是把人家好好的果树砍掉!更不要说。那户地主为了这片山林每年都要向国家支付一笔不小的税收。
皇帝曾经坚信,有**的人才好控制。事实上,那段日子他也是这么做的。他也只亲近那些有野心有**的人,在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和贾雨村之流的野心家之间也会偏向于贾雨村这样的野心家。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做法的确让皇帝掌握了一定的权柄,皇帝也曾经为此而在心底窃喜不已。他甚至觉得,用一点小小的、额外的支出让自己掌握权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这一次,京畿一带的旱灾狠狠地给了皇帝一个耳光。
他所汲汲营营的权柄。本来就是属于他自己的,根本就不需要拿额外的东西换。而那些他曾经好不在意的、“小小的额外的支出”。差一点就毁掉了大齐。
因为他的偏向,将那些野心家们宠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一次又一次地践踏法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权钱交易,一次又一次的制造冤假错案。
偏偏那个时候的皇帝为了自己的权位,一直在偏袒着这些人。
皇帝的行为直接就造成了国法形同虚设,而那些野心家们也在极端的时间里面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没有人比皇帝更清楚那些野心家们原本的出身,跟王子腾这样原本就出身贵胄之家、家族本来就有相当的钱财调用的人不同,那些野心家们,很多都是很普通的农户之子,靠着兄弟姐妹们的牺牲才得以有今天,所以他们上位之后,就用各种方式“补偿”他们的家人。而大齐的官员的俸禄并不是很多,哪怕是正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是一百多两白银,连自己的开销都负担不起,更不要说贴补家人了。
那些官员们的“补偿”自然就充满了各种黑暗。
可偏偏那个时候,因为太上皇的存在,因为太上皇的大权在握,让皇帝的权力受到了制约,而这种制约也蒙蔽了皇帝的眼睛。皇帝开始无条件地偏向于他那些“心腹”。
皇帝的偏向和那些野心家们无休止的**,让大齐再极端的时间里面出现了几家巨富,可是这些人却不满足。在平民百姓的财产满足不了他们的**的时候,这些人就把手伸到了官仓、常平仓上。
皇帝记得很清楚,自己得知京畿的官仓被这些野心家们搬空时的心情,也很清楚,自己听说常平仓里面既拿不出来赈灾的粮食也拿不出军饷之后的那浑身冰冷的感觉。
官仓也就算了大,当初因为兵部的关系,常平仓常年空仓,结果导致了整个北疆被狄人洗劫,以致于皇帝不得不把亲生女儿送去和亲,那种耻辱至今还让皇帝记忆犹新。可这里长乐公主的伤疤还没有褪去,常平仓竟然又出了问题,皇帝当时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女儿。
可事情却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