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后半夜,洛阳城内仍旧很平静,就连东王府内也平静如常。¢£,..而在此时,林恪却已经在暗中“调兵遣将”来完成他的谋反大计。计划的第一步,是与城门防卫的将领取得联系,帮助城外的乱军进城。
因为计划提前了一日,许多事都是匆忙准备很是棘手,林恪心中也有几分不确定。原本在朝中大臣派人到他府上来通报“出大事”时,他心头已经颇为慌张,之后他派人去洛阳原本联络进城的城门打探过,才得知消息不过是东王府放出的烟雾,真实的情况仅仅是从军所衙门派出一些人到各城防衙门做了一些协调,所调动的也仅仅是中下层将领,而未涉及到真正城防的要害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东王府也是察觉到事情有异,林恪觉得也不能坐以待毙,等到天亮,就算东王本人不在洛阳,可毕竟坐镇洛阳的还有韩松氏,更还有杨瑞。虽然他是为朝廷而谋反,但他根本未得到杨瑞的点头同意,他知道现在杨瑞已不可能再将与东王府的矛盾公开化,他只能做人臣所为。
当消息通知到城外的难民营地中时,乱军才开始准备,此时已经是四更天。
林恪知道事情不能拖到天亮,必须要一面准备城外乱军进城,一面准备城内东王府将领的联络。一切事情都有些混乱和复杂,能帮上他的人不多,之前有联络过兵部的一些将领,但深夜之中这些人大多都在自己府第中,本身去联络他们也很麻烦。林恪尽量化繁为简,先联络了一些核心的骨干,再利用这些骨干将事态面扩大,这样可以省去他自己不少的麻烦。
到快五更天。林恪才终于得到乱军即将入城的消息。原本乱军是要通过北宁门入城,可兵马在城外却遇到一些麻烦,因为乱军突然从难民中脱离开来,令难民以为是有兵荒,都随之而动,使得这批人马颇为混乱。原本乱军中的指挥着是以为有难民帮忙。在进入到洛阳城中能造成更大的混乱。但这股混乱才城外已经显现,还没等进洛阳城,乱军中便自乱阵脚,连指挥着都下落不明。
到北宁门外,城门又迟迟不开,令城外的难民和乱军鼓噪,城外朝廷派系的新军大营最先被惊动,有朝廷的新军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平叛”。
林恪毕竟不是将领出身,对战争没什么经验。领兵和协调之上他更是门外汉。若是在一些有资历将领的协调下,绝不会出现自乱阵脚的情况,问题是林恪原本也跟兵部那边取得联系,使兵部可以在城中出现混乱之后,以朝廷派系的新军进城来维持秩序,到时候这批新军则可成为镇守洛阳的力量,为他所用。但毕竟起事提前一日,消息沟通不畅。加上兵部那边不敢提前将消息泄露,使得朝廷新军的将领以为是城外的难民要趁乱冲击城门。于是在朝廷还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在城外平叛。
沟通不畅给起事带来了诸多的麻烦,林恪一边想办法与兵部尚书取得联系,让其假借天子的名义写诏书来令城外的朝廷新军停止对乱军的清剿,一边还要沟通东王府那边变节的将领。两件事同时要做,整个林府内已经混乱一片。便在此时,林恪得到消息,说是东王府那边已经被惊动,作为东王府内的“二号人物”,郡王妃韩松氏已着手调集洛阳城郭内驻守的兵马进内城。以固守城门不变应万变。
“林侍郎,赶紧知会城外的兵马,虽说东王妃所能调动的人马中有我们的人,但这批人马一旦进城,恐怕我们也无法占据城门。”手底下的将领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紧忙从城门那边跑过来催促,“更何况还要控制皇宫。如今皇宫戍卫可是由东王府的人马所掌控。”
林恪也很着急,但他心中庆幸此时的东王没有在洛阳城中。在他想来,若是东王在城中,以现如今他和与他一同作乱之人的混乱程度,恐怕早就被弹压下去。可就算如此,城外的乱军仍旧没有过城门这一关,乱军进不了城,原本已经表示会支持他来清剿东王府的那些人也不敢动手。在这种时候,谁得势谁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这些人心存狡诈,不见兔子不撒鹰。
“去知会兵部刘侍郎,让他亲自出城往城东大营,控制兵马!”
林恪最后下了死命令,现在能否事成也就看城外乱军能否快速进城。为了能达成目的,一些事也不能顾及了,有很多人,原本是不想在事前出面的,就好像一些兵部的将官,这些人身居在一个危险的职位上,知道自己随时都被东王府那边盯着,要是他们有什么异动的话东王府便下对他们下手了。可现在已经箭在弦上,林恪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去考虑这些人的立场问题,能尽快解决眼前困窘才是最重要的。
林恪手下的将领也是到此时才知道,原来兵部的刘侍郎也参与了这次的行动。要知道兵部右侍郎刘赫是杨瑞钦点的新军统领,平日里负责新军的练兵和统筹,虽然现在朝廷新军已初步成型而刘赫也被调回到京城内待命,但刘赫在新军的地位尊崇,新军众多的将领也是他的门生或者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随着命令的发出,马上有人去知会刘赫,让刘赫亲自出城协调。有了新军统领的帮忙,总算阵脚是稳定下来,城门的守卫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