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话!如果周瑜真实现了这个目标,肯定第一个就把刘备给灭了。讀蕶蕶尐說網
“我定将将军之言如实转达给主公。”诸葛亮不露声色的说道。
周瑜总算搞定,劝说联盟任务圆满成功,王宝玉跟诸葛亮一道开心的离开了周瑜的府宅,路上,王宝玉不禁对诸葛亮夸赞道:“先生,你可真厉害,这么长的诗也记得啊!”
诸葛亮却叹了口气,说道:“此等吟风弄月之事,本难登大雅之堂,怎奈周瑜偏好于此,只好附和之。”
“不会吧,是你现编的啊?”
“是我为了救你,信口而言之”
“嘿嘿,我们这也算是心有灵犀,珠连璧合。”王宝玉厚脸皮的说道。
“宝玉,以后出言需谨慎,幸好我事先得知,曹操有意要建铜雀台,否则今天却也很难将那周瑜蒙骗过去。”诸葛亮仍然心有余悸。
“铜雀台还没建成?”王宝玉一愣。
“当然!”
“这么说,曹植也没写过什么诗?”
诸葛亮嗯了一声,道:“从未听闻。”
王宝玉彻底无语了,看来,书上写的智激周瑜一事,竟然是空穴来风,却被自己瞎搅和给促成了。
事实上,两年之后,曹操才开始修建大名鼎鼎的铜雀台,他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同学,也确实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铜雀台赋》。
无独有偶,上面有句和诸葛亮很相像的话,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这里的二桥指的是连接铜雀台与玉龙台、金凤台的两座桥,好像跟天上的彩虹一般。
很明显,此桥非彼乔,据说曹植做此赋之时,周瑜已经死了,随着时光飞逝,一千八百年后,还有人说曹植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赋,不过,如此优美的文字能传承下来,后来人又有谁真的在乎其中始末呢?
又在驿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鲁肃再次匆忙赶来,说孙权有请,诸葛亮和王宝玉二人顾不得吃早餐,连忙向着朝阳宫赶了过去。
还是在那间顶楼的圆形房间里,孙权的桌案之前,密密麻麻的站着上百位文臣武将,孙权表情凝重的当众正式宣布:“诸公,曹操老贼觊觎江东久矣,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决意要与之一战到底。”
武将们立刻发出了一片欢呼,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文臣们却是一片叹息,人人垂头丧气,好似大难临头,却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张昭的例子就摆在前面,这时候还在家关禁闭呢,谁要是这个时候乱说话,只怕很难有好结果。
孙权根本不看这些文臣们,对周瑜道:“公瑾,此次征伐曹操,孤便拜托你了。”
“臣愿与曹操决一血战,虽万死犹不辞!”周瑜激动的说道。
孙权拔出自己的宝剑,大声宣布道:“今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凡有不听号令者,无论亲疏远近,即可以此剑诛之,不必奏报。”
说完,孙权便把宝剑递给了周瑜,周瑜双手接过宝剑,泪光盈盈,再三叩头称谢。
孙权接着宣布老将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兼任江东特使,一切安排妥当,孙权这才对下方的诸葛亮笑眯眯的说道:“孔明先生,可否留在此地,助公瑾一臂之力?”
周瑜有点不高兴,他自负的认为一切单独都能搞定,诸葛亮又算什么,况且还不是江东的人。
诸葛亮看了一眼周瑜,略微一犹豫,随即点头道:“蒙孙将军不弃,愿意效劳,早晚拱听都督驱策。”
听到“驱策”这两个字,周瑜这才微露笑容,心中暗道,诸葛亮啊诸葛亮,看我怎么收拾你!最好趁机找个麻烦灭掉,以防他们将曹操建铜雀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出去,也省得媳妇认错人。
孙权交代完,又把目光移向了王宝玉,思忖了半晌,才又说道:“宝玉,你暂领我之伴郎一职如何?”
啥?又是伴郎?难道孙权也认为自己是小福娃?王宝玉不禁一呆,不明白孙权这是啥意思。
诸葛亮则又是轻声咳嗽又是使眼色的,让他赶紧麻溜的答应,王宝玉只好拱手道:“愿为孙将军效犬马之劳。”
“你虽为伴郎,却不必常伴我身侧,可在军中自由行走,凡事也可直接见我,这块令牌你先收好,无论你去往何处,诸位不可阻拦。”孙权说道,从袖中取出一块铸铁状的令牌,身侧之人连忙接过,转递给了王宝玉。
大家伸长脖子一看,都发出了唏嘘的感叹之声,周瑜看见令牌,脸上也顿时变了色,带着几分的嫉妒,也有几分恼羞,哼了一声,将脸别过去。
王宝玉双手恭敬的接过来,此时也看清了令牌上的两个隶书大字,我靠!不要误会,这两个字是感叹词,令牌上面写着的正是,免死!
嘿,孙权也给了自己一块免死令牌,这面子真够大的。王宝玉心中乐开了花,他就喜欢这玩意,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于是一再躬身表示感谢。
感激之余,王宝玉也有些纳闷,难道孙权看出来自己是个惹祸精,所以才主动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