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国广播之父刘瀚传> 8.架设剧场转播专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架设剧场转播专线(1 / 2)

1923年春节过后,刘瀚把广播无线电台的冯土潜、陈慎修、娜佳召集在一起,大家一起讨论广播方面的情况。

陈慎修把广播电台每天播出新闻、气象、行情、唱片以及组织几次京剧清唱的情况说了说。京剧清唱是把专业的演员、名角、琴师、鼓师等请到演播室,演唱节目直接向外播出;而多数情况是请票友来台清唱。票友中也有几位嗓音不错,并不比专业演员差多少,开播以后也顺利。陈慎修说自己也曾在街上、市场上问询人们对广播的印象,搜集一些信息,但大多数情况是被询问的人没有收音机,不清楚广播情形。不过偶尔也有人来信和电话打听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听广播的收听器,怎样才能听到广播。娜佳也把广播中的俄语新闻、俄语气象、俄语行情的状况讲了讲。她说广播中没有俄语的文艺节目,俄国领事馆来电话问过这个问题,在哈的俄侨以及东省铁路局的俄人也问及这方面的情况,听说日侨也想听广播。

刘瀚觉得广播原本就是“收音机广播”,就是收音机里面出现广播节目,是一种声音文化。现在社会上收音机很少,人们不能置备收音机,广播节目就不能出现在听户面前。这样,不论广播无线电台怎样播,播什么,那只是播发人们耳朵不能听到的无线电波;对于听户来说,不能出现节目声音就是什么也没有。广播无线电台也就近于虚设,虽有若无,说是“广播”实际上成了“播”而不“广”。刘瀚意识到广播无线电台有责任,应该尽快帮助有要求的听户解决购置收音机的问题。刘瀚问大家,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听户收音机购置的问题。有人说向海关申请进口,有人说呈请有关的上司帮助解决。但这样办且不说能不能有效果,即使能有效果,也须交通部许可,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刘瀚让冯士潜、陈慎修、娜佳再考虑考虑,看看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

关于娱乐性的广播节目,大家都知道那是最惹人注意的东西,也是听户最喜欢的东西。如果让社会上的人们普遍知道,若有收音机,就可以坐在家里听到各个剧场、舞台正在演出的戏,这在当时可是令人惊奇令人向往的事情,自然能够激发出听户购置收音机的愿望和对广播的热情。所以刘瀚同大家商量,看看哈尔滨的各个剧场有几个是可能设转播专线的。他提出是不是对各个剧场进行一番调查,先了解了解那个剧场是不是经常演出,是不是常有名角,是不是常有好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了解剧场的舞台演出条件,声音效果。调查好了以后,再比较比较,既选条件好的剧场,也要考虑借用街道上现成的电线杆,争取最经济最节省地把转播专用电线架到广播无线电台。然后,要转播哪个舞台、剧场的节目,就由专人带上机器和话筒到剧场转播,专线一接通,马上可以和在本台演播室一样地广播出去。冯士潜、陈慎修、娜佳立刻表示赞同,高兴得手舞足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热烈。在热烈的气氛中,他们感到了一股向前发展的力量,依稀看到即将到来的广播情景,看到听户对于广播的喜欢。刘瀚请三位把解决听户设置收音机的问题和广播电台设置转播专线的问题,同电台所办的广播节目联结起来,一起再想一想,想得再细一点,改日再把广播技术方面的机司人员也请过来,拿出一个可行方案,大家看看好不好。对此,三人余兴未尽,话题还在扩展延伸。

经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两次商讨以后,终于确定了自装收音机和马上勘察架设剧场转播专线线路走向的方案。

东三省无线电台自己装配收音机,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技术人员、各种元器件、技术知识等等经过整合,大体够用。1922年刘瀚赶装5千瓦无线电台时,曾招了几名电生,现在又加上鲁纪勋、陈梦符、何宝珩等人,刘瀚请陈淮清把他们组织起来,加以短期培训。刘瀚给他们讲简单的收音机知识,重点讲收音机电路和元器件装配流程和技术。有了初步的基础以后,刘瀚用收音机实物拆卸后的零部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演示安装、焊接、测试,最后装配出完整的收音机。这个过程中一些关键地方或易出问题的地方,刘瀚反复演示,反复强调,让学员牢记。他这种教法就和他在陆军部无线电教练所教练学员修理无线电话接收机的情形相似。

装配这批收音机的各种类型的电子管、电阻、电容、变压器、扬声器等等,多是当初购买无线电话机时,随那批机器带来的备用品。不过新装配的收音机的底盘、各种插座以及机壳却需要完全重新加工制作。于是由陈淮清带领,进行分工,设计了简单的工艺流程表,什么部件需要先完成,什么部件次之,定期预备齐全;所用工具、测试仪表准备停当,这样,第一批收音机很快装配出来。经过测算,成本并不高,如果出售,大约在七八十元的样子。

与此同时,刘瀚向顶头上司东省护路军总司令朱庆澜呈请,提出售卖收音机的规定、手续、装设过程,得到批准后,才可向外出售。

另一方面,刘瀚让几位技术人员勘察道外大舞台和新舞台之间,如果架设剧场转播专用线,可利用的沿街电线杆中间有没有需要添新杆的地方;勘察东铁俱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