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第二节 峥嵘岁月出新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节 峥嵘岁月出新野(1 / 2)

“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这是《三国演义》里徐庶在新野向刘备毛遂自荐时唱的一首励志歌。旋律是否动听今天已不得而知,若按照传统的五声音阶,这首歌应当是舒缓、悠扬、略带感伤的基调,否则不会让远处的刘使君听得清楚。应该说徐庶为自荐一事很费了一番思量,首先是准备自荐书——也就是这首歌,歌词简洁明快、一听即懂;旋律则是时下的流行金曲,词曲齐备后,还得把它唱得熟练,以徐庶和诸葛亮在隆中的交情,后者又精通音律来分析,徐庶这首“自荐歌曲”在选择和编配上应该有诸葛亮的一份功劳在里面。接下来,就是把“自荐书”递上去的时机和地点,史书上记载,刘备在201年入驻新野时曾颁布过“求贤令”,也就是专场招聘会,徐庶若随大流跟着“投简历”,很有可能就被湮没了,在徐庶看来,自荐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成功”,他是绝不会去计算被录取比例的,因此,必须得“不走寻常路”——选一个能直接面对老板的机会,地点还不能在刘备办公的地方,否则在繁文缛节之下,刘备其人的诚意又要打上折扣。最终,徐庶把投“投简历”地点和时机定在了新野城内刘备外出归来的路上。试想,市井喧哗之下,一切井然有序,一个“葛巾布袍,皂绦乌履”的读书人突然来这么一嗓子“流行金曲”,歌词还挺潮,刘使君能不在意吗?

果然,徐庶的歌声打动了刘备,经过面试深谈,刘备对这个自称叫“徐福”的读书人刮目相看,认定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才(《三国演义》上说徐庶自称“单福”,估计是罗贯中先生在查阅徐庶资料时,误把“庶先名福,本单家”中的“单”当作了姓,其实“单家”就是寒族之意)。

众所周知,求职是双向行为,雇主有意还不算,求职者自己也得满意。那徐庶满意刘备吗?这得从他为什么向刘备自荐说起。前文曾说自徐庶定居襄阳这七八年的时间,各路势力经过洗牌,所剩无几,时不我待,必须在剩下的人里选一个,否则这些年就白过了。经过权衡,徐庶放弃了“大腕”而选择了势单力薄、寄人篱下的刘备。在徐庶看来,曹操作为北方的上升势力,独霸一方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他手下能人众多,自己投奔过去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袁绍经官渡大战已成强弩之末,毫无升值价值;刘表虽在近处,却徒有虚名、不思进取,迟早为他人所灭;其他如孙权、马腾等由于路途遥远,未知性太大;只有刘备,口碑好(仁德布于四方,信义著于天下)、出身正(汉室皇叔)、路途近(彼时,刘备于汝南被曹操击败,往荆州投奔刘表驻扎在新野),投奔其人是唯一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寒族,徐庶毫无后台和知名度,去到如孙权、刘璋这样的看重品级出身的政权中,难免遭歧视,只有刘备,求贤心切,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终的事实也证明,徐庶与刘备的这次共事对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自这一年(201年)驻守新野到208年(建安十三年)南行逃亡,刘备有六年多的时间不再颠沛流离,也算是创造了一职业生涯的一个奇迹。在外有许都曹操逼近,内有荆州外戚(刘表之妻蔡氏、小舅蔡瑁)迫害的情况下,刘备军团游刃有余,立于安稳境地,在这之中,徐庶应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给了刘备以及其整个团队以生的希望。同时,徐庶也找到了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三国演义》虚构了徐庶献策击败曹仁、李典,大破八门金锁阵的故事,估计也是作者为了印证徐庶非凡的军事才能。

徐庶早年行走江湖的经历在他性格里注入了豪爽、义气的元素,虽然“改邪归正”多年,这种元素始终还在。在与刘备的接触中,徐庶势必要谈到自己前些年在襄阳与诸葛亮、庞统等人的交往。刘备重用他,他就要感恩戴德、一心一意地辅佐刘备,所以他打算将这个圈子里最厉害的角色推荐给刘备,助其发展。《三国志?诸葛亮》有记载,徐庶主动表示:“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并善意提醒刘备“宜枉驾顾之。”这才直接引出了三顾茅庐的事(也许,徐庶投奔刘表正是为诸葛亮打前站)。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徐庶的设想,整个荆襄名士圈都应该是为刘备这样的仁德之主而预备的,诸葛亮只是其中的一个。但是他想得太过简单,石韬、孟建、崔钧诸人固然不屑刘表,也不大看得上凄凄惨惨的“光杆皇叔”。在目睹了豪强的“大洗牌”后,他们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回到北方,也就是投奔曹操,在后来,上述三人果然都到了曹魏处谋得一官半职。人心隔肚皮,徐庶能与石韬等人共同学习生活,却不能改变其志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石韬诸人早已瞧出天下大势的走向,刘备的命运只能是偏安一隅,至于诸葛亮的选择,实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至于司马徽在诸葛出山后感慨:“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实也”。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冬,诸葛亮正式出山辅佐刘备,这个时候,徐庶尚在刘备手下,和诸葛亮是同僚关系。

次年春,时局发生变化:曹操掌控下的东汉朝廷罢三公之职,曹操自任丞相,完全掌控了政治话语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