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威廉已经主动低头,那杨丰倒也的确不好再搞他了,毕竟作为老大他还是要表现得大度一些,否则很容易让那些小兄弟们寒心的,当然一点小小惩罚也是必须的,否则那些小兄弟们同样会不满意的,做老大也难啊。
比如说出兵的数量问题就可以做一下文章,要知道威廉和亚历山德拉皇后可是表兄妹,他们俩的老妈都是维多利亚老太太的女儿,表哥给表妹报仇总不能出兵比约瑟夫皇帝这样和她没关系的少吧?
奥匈出了一个集团军,那么德国也最少得这个数字,更何况俄国沙皇夫妇之死他多少也有点责任,再少就说不过去了,然后德国波罗的海舰队还必须得参战。
当然这种事情不需要杨丰亲自去管,由联合国军司令部负责和他们谈就可以了,至于非洲的事情就暂停一下吧,倒不是说把那些医疗队都撤走,以杨皇帝的善良哪能干这样的事,改成跟德国人合作就可以了,把医疗队全撤到德国人的殖民点去,在那里继续给黑鬼们提供帮助,这样还可以给黑鬼们制造一种受德国人压力所以不得不抛弃他们的假象。
反正经过这些日子的宣传,黑鬼们的心中早就长草了,剩下无非就是自己成长而已。
接下来的谈判倒没什么波澜,既然威廉主动低头,那肯定是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一个集团军的陆军,波罗的海舰队参战都很痛快地答应了。
但当这个消息传到德国时候,罢工的工人们不干了。尤其是他们的首领李卜克内西简直傻了眼,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本搞这次罢工,就是想借着目前欧洲对社工党的普遍恐慌心理,然后恐吓一下威廉。好为工人阶级争取更多权利,可没想到居然直接把威廉逼到了杨丰一边。
气急败坏的弗拉基米尔同志甚至亲自发电报给他,痛斥德国的同志丝毫不顾大局,简直就是ge命的罪人,慌了手脚的李卜克内西最后咬咬牙,干脆继续罢工下去。以前是反对德国增兵非洲,现在变成反对干涉俄国了,反正老百姓也不知道其中猫腻,他们跟着闹事无非就是反战而已,反什么不是反。于是德国的罢工继续。
不过这一次结果可就不一样了,首先那些给他们送粮送肉的慈善家们一夜之间全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紧接着德国食品价格暴涨。
这一点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德国粮食主要从美洲进口,码头工人罢工后,都是通过铁路从荷兰,法国,意大利这些地方转口粮食。此前美洲的出口商和这些国家的转口商都得到了人民银行补贴,不但没涨价反而降价了,但现在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食品价格一天三变,蹭蹭往上涨,至于原因那还不好说,你们码头工人罢工,粮食运不进来当然要涨价。
这下子那些罢工工人傻了眼,他们不工作就没有工资。没有工资就买不到粮食,买不到粮食就得挨饿。道理非常简单,当家里老婆孩子饿得眼睛都发绿的时候权利什么的都是浮云了。以前他们反战罢工德国人民多数都支持他们。可暴涨的粮价也迅速让那些他们的支持者改变了态度,甚至已经开始有人朝罢工工人吐口水了,这时候还玩个屁,哪怕李卜克内西和他的同志们再如何鼓舞,那些码头工人们也没兴趣听了,一个个灰心丧气地回去给资本家们干活儿了。
扫除了国内阻力后,由兴登堡元帅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德军从爱沙尼亚出击直扑圣彼得堡,同时德国波罗的海舰队也从塔林军港起航,四艘原属俄国的战列舰和五艘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德国战列舰全部加入这支舰队,并且紧接着就炮轰了喀琅施塔得军港。
不过它们同样也遭到了红俄海军的顽强阻击,虽然没有大型战舰,但凭借着ge命的意志,那些红俄海军的驱逐舰和鱼雷艇们还是舍生忘死地向德国侵略者发起了进攻,并且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这样的损失让舍尔将军不得不主动退出了战斗。
陆地上德军的进攻同样不顺利,兴登堡部下的士兵们现在根本不想打仗,而且弗拉基米尔同志在自己的首都防御圈布置了整整五十万大军,再加上这一带社工党基础比较牢固,所以德军很快止步于卢加河畔,然后就像世界大战时候一样僵持下去。
对此杨丰倒是没感到奇怪,威廉不可能真心跑去跟社工党拼命,说白了此战他就是来做个样子的,就算他全力以赴打下圣彼得堡最后也无非替别人做嫁衣裳,但损失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可想而知弗拉基米尔同志会如何全力以赴保卫自己的首都,真要想打下这座城市,就德军的实力恐怕二十万人是没什么希望的,这一点小胡子最有发言权。
至于波罗的海舰队作用有限,因为这时候芬兰湾已经开始出现浮冰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封冻。
不过他能够把五十万红俄军牵制在圣彼得堡,这已经可以说贡献不小了,目前红俄军总兵力不会超过两百万,也就是说用在东,南两处战场上的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万,不可能再多了,一来俄国青壮年都快死干净了,二来农村老百姓也不愿意给他们卖命了,就这还天天有饿得受不了跑出来投降的,据说莫斯科已经开始出现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