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秘法,伏羲著。
看着封印秘法开篇的七个大字,李蒙在脑海中搜索起关于伏羲的相关知识和介绍,无奈就是李蒙想破了脑袋,还是无法从任何一部古籍之中找到关于这个伏羲介绍的只言片语,倒是翻开了封印秘法的第二页,李蒙才知道了这个封印秘法的创造者伏羲,是个什么样的人。
伏羲即太昊,本姓风。传说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
倒是伏羲超人的智慧让他后来综合了阴阳五行八卦的玄妙,创造出了更加神奇的封印秘法,却是很少有人知道。
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很早以前,在华夏国北边很远的一个大山里,有个深水潭,方圆百里的百姓都靠潭里的水浇地,做饭,过日子。
忽然有一天夜里,“呼呼”起了大风,刮得树倒屋塌。原来有一条黄龙从别处飞来,钻进了深潭里。这条黄龙很恶,吃人吃畜生,害得这一带百姓没法活,人都往外地逃。
此时的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掐指一算,知道有条黄龙在北方作恶,那儿的百姓有了大灾大难。他便拿起青龙拐杖,说声“变”,青龙拐杖变成了一条青龙。伏羲骑着它来了北边。
黄龙见到青龙,扑上前撕咬。两条龙打个天昏地暗,一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青龙也受了很重的伤。
眼看青龙就要败了,伏羲用吐沫在青龙身上画了一个八卦。青龙立刻力气大增,又和黄龙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将黄龙打倒。
伏羲为了防止黄龙再出来祸害人间,在黄龙身上画了一个八卦,将黄龙变成一座山,然后又将青龙封印成一座大山,压在山顶,从此黄龙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直至很多年后那里有人居住,那两座大山也被称之为二龙山。
“二龙山?那不是我的故乡吗?”看到又一个关于二龙山的传说,李蒙的心中也是为之一动,倒是村里老人们的传说已经在李蒙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现在的他还认为二龙山是二郎神打死的那两条龙变的,确实是和这个伏羲大神没有关系。只是更重要的一点被李蒙忽略了,那就是黑龙大陆和华夏国之间的关系。
纠结了一会,李蒙继续往下看,倒是后来的介绍吸引了李蒙,只待五行属性的字眼进入了李蒙的视线,困扰他很久的猜疑也是豁然开朗:“怪不得赵君那么渴望得到属性能量亲和力的功法,原来问题是出在这个封印秘法上面。”
原因无他,而是伏羲创造的封印秘法中包含了很多的五行属性变化,纵然参悟者拥有着很高的悟性,能够参悟阴阳八卦。但是要不具备多种属性能量于一身,还是不能掌控和施展这个封印秘法,现在说来,这个伏羲却是远古时代的一个身具五属性能量于一身的神人。
原始神话传说中,创世之前的这个混沌体被形象地表述为葫芦。从混沌到世界的创生过程,被形象化地叙述为葫芦从中央剖开。亦即所谓天地剖判,阴阳分离。这是古文献所见把人之由来,追溯到葫芦的最早一例。而后在民间神话中,葫芦剖判的母题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芦作为容器成为人类再生的象征,并进而将葫芦人格化为是盘古、伏羲。
太昊伏羲氏为木德之身,倒是其混沌之初,是以木属性能量的优势掌控其他五行能量的。只是阴阳属性也不能忽视,世间任何事物均可以分为相反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阴阳现象无所不在。阴阳的划分规律是:
凡类似: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热的、动的、快的、雄性的、刚强的以及单数的属阳;
凡类似:黑暗的、下面的、里面的、寒的、静的、慢的、雌性的、柔弱的以及双数的都属阴。
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
而五形学说是与阴阳学说同步产生的。
五行学说归纳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元”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五种“元”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
五行特性:木一具有生发、发达的特性:火一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一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一具有清净、收杀的特性;水一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生的关系中,具有它生、生它,即顺生、逆生两个方面的关系。逆生,又叫亢乘,即五行亢乘。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同样,相克的关系中,也具有克它、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