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香草女孩> 第93章 芸芸佛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 芸芸佛心(1 / 3)

一切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或许正如奶奶所说有因果循环,祸福旦夕又岂是我们可以主宰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在佛学中得到答案。www.DU00.COm无法解释的伦理就用佛家的理念阐释,这是一种逃避,但也是一种必需,因为没有说法也就没有了精神寄托,我们都在人世间寻求一个说法,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有人出来说句话,有解决的办法。而佛学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它不在物质上满足你却可以在精神上让你释怀。它是心病的良药,心病不再无药可医。

在现代紧张而充满压迫感的世界中,心病是头号杀手,许多生理疾病都是以心理疾病为根源的。现在流行的西方心理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里遗留下来的病人都在佛学或其他宗教信仰中得到重生。去看心理医生本身就是对病人疾病的一种肯定,在他的心里负担上又加了一层阴影。而佛学使他真正转移注意力,不在关注自身的致命点,而是把心灵寄托到另一个生命上,心灵得到了新生力量,就如婴儿一样拥有了不衰的生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中受到压迫而自卑的人希望去到一个新环境中释放自己的生命光辉,在那里没有阴影,没有前科作祟。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是有没有发挥的空间。在一个衡量标准是自己弱点的环境里就失去了闪光点,心情就会压抑。但是现代社会的大空间下的小空间中的衡量标准都大同小异,你不适应时代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为社会认可的闪光点就会压抑,所以患有心病是正常的,感觉到压力的存在也就是心病的征兆。或许信仰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不论是谁都可以在信仰里得到眷顾,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天空。

选择信仰或许会不利于社会发展,因为人人都寻找虚拟的心灵寄托,上进的人就少了,社会就不会进步。但是在一部分人选择心灵寄托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会更加热衷于选择物质富足。竞争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会导致有人丧失心智,但佛学可以挽回他们的心。一些人选择世俗的标准,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就是物质上的王者,而另一些人逃避了物质的竞争,在佛学的帮助下却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有时候真的有“命”的说法。毕竟在许多突发事件面前,人类是无力的。纵使你在社会人人竞争中优胜劣汰时未被淘汰,但是大自然的考验要将你淘汰你也无能为力。天时地利人和,永远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命占了2/3,难道你还能不认命吗?

而命要用什么来解释呢。科学方法往往抹杀“命”的观点,但现实中却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命只有在佛学中得到解释,它来自于你的因果循环。你前世积累的阴德多,这辈子就可以享福,甚至你作恶多端,只要没有将阴德消耗完全,你就可以继续横行霸道,但总有一天你要回归善本,因为阴德要继续积累;如果阴德不够就一辈子受苦。不过人是无辜的,他喝了梦婆汤后就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了,所以无论前世怎么样都应该积德。所以佛学从某个角度可以比法律更加有约束效力。信仰关系到人本身,他控制了人的心智;而法律只是表面上控制了人的躯壳,他就像父亲仗打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永远不能让孩子从心里彻底明白事理。

佛在心中,心诚则灵。这种信仰让我们有了精神约束,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佛教也可以是一种心理学,医好心灵的创伤。有时也因为佛心而身心健康,心旷神怡。在寺庙里、寺庙旁幽静的山上我们都找到了心灵最原始的纯净,找回了刚出世的感觉。我们在佛心的引领下回归自然,回归最初的自己。

佛心让我们相信命运,但也不是服从命运,所谓的淡定,是教会我们用平常心去看待问题,处事从容不迫。佛教和礼仪儒教息息相关,也是我们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命,是给自己失败的一个解释,一个解脱,不用沉迷于自责和继续遍体鳞伤而违背了做人的根本:活得舒畅。所谓的失落都是因为现实和理想差别太大以及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标准。我们潜心修炼,转移一部分理想到现实中比较成功的一面,不同于社会评价标准的一面或许就不会低落,每个人都有一件事要做的比别人好,何不把这个作为自己理想的一部分,即使它和社会标准有差距,但只有是不违背正义和人之初性本善的原理的就可以。

但是或许人真的有命,我们只能在命运范围内小起小落。为什么有的人贪污受贿犯罪却逍遥法外,没有良心的谴责,舒适地生活;有的人却没有贪污的资格或者贪污了就被就地正法了。有的人事业可以很成功,但是有的人付出了他十倍的努力,他们的初始条件差不多却结果不一样。或许这就有机遇的成分了,机遇就是一种算不到的天命。

或许每个人的运气都是平衡的。在你得到某些的东西的同时就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它们的价值是均等的。如果你觉得你都在失去,那就是你过于悲观,没有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或者就是你缺德比较多。

奶奶说的故事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