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龙起南洋> 第五百六十二章 满清的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二章 满清的野心(1 / 2)

Ps:??紫禁城,上书房,这里已经成为了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处理朝政的地方了。?。。原本,这里是皇帝的专用书房。但是现在咸丰帝才1岁,满清的所有政权都掌控在摄政王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的手中了。绵愉也就当仁不让的在上书房办公了。当然,虽然这有一点违反制度,但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理会这些了。毕竟,咸丰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这些都不过是小事而已。

摄政王绵愉召集一干军机大臣,开始商议国事,除了他们几个人之外,还有一个白人列席会议。这个白人,正是清军的参谋长艾伯特中将。他本来是英国陆军的退役将领,在满清大规模向英国购买先进装备的时候,顺便聘请了他来训练满清的新军。在满清的新军中充当顾问的英军退役军官,至少有上千人。当然,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丰厚的待遇来的。不过,这些人也都是有本事的人,两年下来,满清的新军也都被训练的有模有样了。不管战斗力怎么样,但是从外表看上去,至少是和当初的清军完全不一样了。 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直到现在都把当初战败的原因归咎到了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太大上了。他一直都认为。只要双方的装备相差不大的话,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清军的。这一次,清军的装备全部换装了从英国购买的新式装备,爱新觉罗.绵愉自认为,这一次清军有很大的胜算了。实际上,他并不知道,英国陆军的制式装备也无法同中华帝国的陆军相比,要不然的话。英军在缅甸也不会败的那么惨了。更何况,清军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从英国购买的,连弹药也需要向英国购买。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下来,消耗的武器弹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没有办法自行补给的情况下,清军有能够坚持多久呢?当初中华帝国和英国在《中英缅甸冲突谅解备忘录》当中明确规定,英国不得再支持满清了。虽然,暗地里英国依旧在向满清运输武器装备和弹药,但这样的补充。无异于杯水车薪。 “殿下。南面的逆匪虽然强大,但是他们却树敌太多,大清能否再联系一下欧洲的强国。和大清一起夹击逆匪。这样的话,我们获胜的机会岂不是要大很多?”军机大臣穆彰阿说道。在几名军机大臣当中,原本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他和军机大臣潘世恩两人,负责的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政务而已。重要的权力都被首席军机大臣文庆和赛尚阿以及兵部尚书裕诚所掌握了。当然,穆彰阿也从来就不是甘愿寂寞的人,在中华帝国皇帝龙宇飞访问欧洲期间,上蹿下跳的最厉害的人就当属他了。

“赛大人,穆大人的提议可行吗?”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问道。军机大臣赛尚阿现在全权负责满清的对外事务。满清也陆续派遣了不少的使节前往欧洲各国。但是。真正愿意和满清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非常少。满清只不过是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一个联络处而已。但即便是这样,满清对于国际上的消息的了解情况。也比昔日闭关锁国的时候要好得多了。

“殿下,恐怕比较困难。这一次逆匪皇帝出访欧洲,虽然和葡萄牙王国开战了,但逆匪皇帝仗着强大的实力,直接逼服了葡萄牙王国。欧洲的列强,也纷纷与之交好,连大英帝国也一样,英国女王要求逆匪皇帝出访英国了。估计没有哪个国家会同大清联合进攻逆匪的。”赛尚阿有些沮丧的说道。现在中华帝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而满清则基本没有人重视。这样的差距,让他非常的不满,但更多的则是无能为力。作为主管对外事务的官员,赛尚阿估计是满清的高官之中,最清楚中华帝国实力的人吧!

“哼!求人不如求己,最终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的军队能够打败那些逆匪,一切就都好办的多了。艾伯特将军,如果我们能够在战场上打败或者重创中华帝国的话,英国会不会加入到对中华帝国的战争当中?”首席军机大臣文庆问道。

“当然了,军机大臣阁下。如果清国能够在地面战场上击败中华帝国的话,我想很多的欧洲列强都会乐意对中华帝国宣战的!”艾伯特中将立刻回答道。虽然他已经退役了,但是曾经身居高位的他,非常清楚英国同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英国和中华帝国交好,只不过是暂时之计而已。等到英国积蓄起了实力,或者说中华帝国遭到挫折的话,英国必定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同中华帝国为敌的。毕竟,英国在中华帝国手上吃了不少的亏,以英国睚眦必报的性格,当然不会放过报仇的机会了。

“很好,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在战场上打败逆匪,那大清就有中兴的希望了!”文庆兴奋的说道。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他对于整个满清的实力也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单单从国力来看,满清根本就不是中华帝国的对手。特别是工业方面的实力。如果满清能够借助列强的帮助打败中华帝国的话,说不定满清就能够将中华帝国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一下子吞并了。到时候,凭借这些工业基础,满清一定会更加强大的。经历了这些年的变革之后,文庆等满清的高官,已经不再是那种对外界一无所知的傻瓜了。他们同样清楚,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只不过,现在让满清着手工业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