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8日,中华帝国参议员会议室。
江海决定在同日本联合舰队海上决战之前,先取的帝国参议会的同意,毕竟很多后续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各部协调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作为整个国家的常务理事机构,参议会的重要是不言而愉的,虽然至今都没有选定监察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个部门的部长人选,但依然在日常的事务处理中行使着帝国议会的全部职责。
像对日开战这样舍及到整个国家安全的大事件还是事前知会参议会比较好,即便江海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对外宣战的权利,他也不想到时候战争发生时自己国家的大臣比国外的那些国家的人还要惊讶,同时也不想给大家留下他独断专行,蛮横霸道的印象。
其实如果是对外给那些国家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江海并不是很在乎,他所在乎的只有像三叔江聪等他们这些帝国内部的高层人员,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可能并不会对工作产生多少大的影响,但肯定为或多或少的使他这个国家元首同最重要的大臣们的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
说是来开会,实际上也就是江海来到后告诉一下在场的十十位议员他的决定而已,就算所有人都不同意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心,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一直埋藏心底的愿望,此时就要到了实现的时刻他又如何会容忍别人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也没有人会傻瓜似的去阻止明显就下定决心对日开战的江海,况且对日开战并不是事出突然,其实在很早以前江海就有对日开战的愿望,只是限于实力的形势一直未能实行而已,这点大都算是老人的大家基本上都很清楚这一点,也就早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对日开战是必定会有的结果,只是开战的时间早晚罢了。现在,清日战争马上就要到了海上决战的时候,不论日本是胜是败必然都会有所损失,中华帝国此时加入进去也未常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至少能够在开战初就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也可减少自身的损失。
按照所有国家都默认的规矩,只要是开会基本上最后一个到达会议室的都是级别最高的领导人,江海和江聪也没有例外。
“元首好!总理好!”会议室中的九位部长一位副总理都起身向刚刚走进会议室的江海和江聪行礼问好道。
“嗯,大家也好,请坐。”江海走到自已位于顶端最中间的位置后开口说道。江聪没有说话,只是随着江海的话也向大家点头致意了,然后就随着众人一起坐了下来,他做为国家的第二号人物所坐的位置当然是仅靠江海的左手边,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左为尊,从江聪的排位就可看出来这点。
江海在和江聪过来开会的路上就已经把这次开会的目的完整的告诉了他,江聪这时就理所当然的当起了会议的负责人,只有在个别需要的时候才会由元首江海亲自发言。
“大家上午好!这次我和元首只所以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为了应对日本和清政府战争的事情。可能大家早在之前就有所耳闻,只是不一定非常的清楚罢了。现在我就把清日开战的情况详细的说一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同时也诱使清政府派兵,为自己出兵朝鲜制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后,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两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驻牙山,并电告驻日公使汪凤藻,令其根据1885年的《中日天津条约》,知照日本外务省。其时,日本内阁见阴谋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据汉城附近各战略要地,一面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发动侵略战争。
当清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已接受东学党起义军提出的要求,双方签订休战和约,起义军退出全州。朝鲜内战实际上已经停止,清军并未与东学党起义军交战。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请求清国撤兵。叶志超部准备从牙山订期内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日本虽已失去出兵朝鲜的借口,但仍决心扩大事端,促成清日关系破裂,它不仅拒绝撤兵,反而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以达到既使日军赖在朝鲜不走又能拖住清国军队的双重目的。7月12日,陆奥电令大鸟:“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大鸟接训令后,于19日和20日连续提出强硬要求,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清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清国运兵船“高升”号;后面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元首带领帝国太平洋舰队的南京号、苏州号重巡洋舰,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