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前来还粮,在金銮大殿中,他满脸堆笑的对着夫差致谢,对着满朝文武大臣致谢:“臣今日来归还当初所借之粮,十分感谢陛下的慷慨仁厚,救我们越国百姓于水火。请陛下派大臣钦点,臣所归还之粮皆粒大圆满,经过精心挑选而来的。还加了利息,一共五万五升粮!”
夫差坐在殿上朗声大笑:“有劳文种相国千里迢迢送还粮食了,伯大人你带文种相国去塌下休息,所归之粮直接入库,春日里再发给百姓播种。”
伯嚭躬身答“是”,脸上挂着一副得意的表情。
文种再次致谢然后退朝,伯嚭引着文种出宫,伯嚭笑着对文种道:“文大人,你可不知道,你借走粮食的这些日子里,老夫可是茶饭不思,彻夜难安啊。当时还在世的伍子胥认为此间有诈,不论吴国做了什么帮助越国之事,他都出来拼命反对,才惹恼了大王,这粮食可是老夫一直在作保的,还好你们也算是言而有信。”
文种也陪着笑说道:“这个我自然知晓,这不是,越国刚刚收获,我们大王就派人拿了这些上好的种粮归还,就是平陛下和伯大人的心哪。另外我们大王十分感激您当初对我们的帮助,所以特地命人准备了一些东西送给您。”
伯嚭心领神会的笑了:“文大人怎生这么客气,这也是老夫该做的事情,不过,就有劳文大人帮老夫谢谢你们大王了。”说着伯嚭和文种相视大笑。
退朝后夫差来到内殿,他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但是又说不清楚哪儿怪怪的,正在这个时候,姬姜宫中的内监便送来一碗莲子羹,说是姬姜亲手炖的,让陛下消除疲劳。
夫差慢慢的喝完莲子羹,便命人摆驾相国府。当内监们将伍子胥相国府大门打开,映入夫差眼帘的却是一室荒芜,他在一名旧仆的引导下来到了伍子胥生前所在的居室中,这个居室中挂满了字画,一个瞎眼婆婆正用抹布擦拭着,那个五十岁上下的旧仆对夫差说道:“这是相国大人的母亲,眼睛瞎了有十几年了,相国大人的门生本想将她接到外面去住,可是她执意不肯,日日摸索着擦拭这里的桌凳,说……相国大人很快就要回来了。我本也像其他人一样一走了之,只是老太太实在可怜,我心中不忍,还好几位相国大人的几位门生知恩图报,常有接济,这日子才算勉强过了下去。”
屋内依旧照着伍子胥生前的布置,墙壁只有几张字画,几把太师椅还看得出用了许多时日,夫差记得他小时候来到相国府中玩耍,便看过这些旧桌凳,可想而知,伍子胥是多么清贫。
擦桌子的老太太不小心将手中的抹布掉到了地上,她蹲下来在地上摸着,夫差上前替她捡起,对她说道:“老太太,我帮你擦吧。”说着夫差扶起老太太,将她牵到一处凳子上坐好对她说道:“老太太,你在这里休息片刻,我马上便可擦好。”
老太太抓着夫差的手,一滴老泪从空洞的眼睛里滚落下来:“你又是胥儿的门生吧,你们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夫差轻轻拍拍老太太的手说道:“是的,我是相国大人的门生,我看您来了。”
老太太抓着夫差不肯放手:“我不是让你们去跟陛下讲,断不可以听人家一面之辞,有时候就算是眼睛看到的东西都可能是假象。孩子啊,我给你将一个故事吧。
从前那孔子有一回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所以啊,陛下一定误会了胥儿。要用心,要用一颗诚心去感受,胥儿是我的孩儿,我自然知道他是什么品性,我虽然眼睛看不到了,但是这心却比谁都灵啊。你们记住了,叫陛下闭上眼睛听一听,他便会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老太太似乎有些神志不清,一直拉着夫差絮絮叨叨了很久,左右的宫人几次想上前将老太太扯着夫差衣服的手给掰开,都被夫差用眼神示意给退了下去。一直到她累了,相国府中的仆人才牵着她离开。
她出了门口还不忘提醒着夫差:“孩子啊,你一定要帮我告诉陛下,一定要啊……”夫差高声应道:“老太太放心吧,我一定会告诉陛下的。”
夫差在老太太走远之后,命人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伍子胥牌匾的香炉前,他有些歉疚的说道:“伍相国,朕对不住你,老太太说得对,朕应该用心去感受,孔子和颜回的故事,朕很小的时候便听额娘说过,但是朕从不曾真正去理解它,朕不是个好帝王,确实是总被表面所蒙蔽。朕觉得朕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夫差派人查明伍子胥是被谁所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