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靖的征西大军一踏入昔日富庶繁华、今时遍地屋瓦的麓都城,便受到已陆续返回故地的西商国臣民的夹道欢迎。
虽然触目所及,皆是疮痍,饱受战火摧残的黎民百姓,也是羸弱不堪,面有菜色,但只要西商国的王旗不倒,只要西商国仍剩最后的可战之师,只要臣民们还对西商国有希望,那么复兴崛起的那一日,指日可待。
南宫靖高居战马之上,满怀复国壮志,坦然接受着万民的朝拜。
而其后,装扮成副官的冷月,目睹着这感人而又略显悲壮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这里今时的一切,皆是自己一手所为,现在,仿佛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赎罪的机会,让毁灭者,亲手在废墟上,重建往日的辉煌。
这么一想,面甲之下,冷月也微微有了些许笑容,特别是看着前方自己的爱人,接受臣民欢呼,迎来属于他的时代。
原先的北明占领军,已经按照夏侯宇的指示,全部撤离了麓都城,所有参战部队退到城外,沿着麓河一线待命,等和谈会议一结束,看到北明太子及一干重臣归来之后,便立马渡河,北归而去。
之前攻占麓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冷月和夏侯宇不在期间,军士在城中各处多有劫掠,皇城中的珠宝绮罗更是被一扫而空。
夏侯宇自东线归来之后,便严令部队将之前所有掳掠的东西,统统归还,借机整饬部队纪律,并且对皇城中的多处损坏较为严重的殿宇进行了修葺,同时还派军士帮助城中居民帮助他们营建新居。
这样,多少减轻了麓都民众对北明军的反对与仇视,也让麓都城看起来,还能多少有一个城池的样子,虽然这点修缮对于偌大的麓都城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但起码表示了北明国一方,和谈的诚意。
北明与西商两国的和谈,定在了勤政大殿。
在去勤政殿之前,南宫靖和军队高层,向去皇城西面的太庙,祭拜一下西商国的列祖列宗,同时还参拜了已经遥尊为先皇的南宫奕。
之前,南宫奕在勤政殿自杀身亡,夏侯宇便以一个皇帝葬礼的最高规格,安葬在麓都西北方的皇室陵寝,将其牌位迁入到供奉西商国先祖的太庙之中,以拉拢和安抚西商国的民心。
简单地祭拜之后,南宫靖和几个文武大臣,从勤政门而入,那里,夏侯宇和北明军高层将佐,以及专门从国内赶来的中枢大臣,已经等候多时。
简单的寒暄和客套之后,南宫靖和夏侯宇便齐头并进,随后一众大臣鱼贯而从,迈入勤政殿。
随着沉重的大门“吱呀”一声关闭,和谈正式开始。
大殿一旁,是西商国的军士,另一旁,则是北明国的军士,庄严肃穆,严肃端重。
冷月作为南宫靖的近卫侍卫长,守在殿外。
幸好有面甲覆盖,否则就要被近旁的北明军士长认出。
虽然离大殿很近,冷月依然无法从中听出分毫。
此时,虽然日头高挂,却因为秋天的缘故,全然没有盛夏时节的骄狂恣意,凌人盛气,反而是一种慵懒的暖洋洋,照得人直犯困。
天高云淡,浓淡相宜,这样晴好的天气,似乎在预示这一个难得的太平盛世,借由此次的会议,即将到来。
其实,冷月对此次会议的结果,不是非常有信心。
虽然有了夏侯宇的口头保证,自己也有了南宫靖对和平的期望,但是没有自己在场,安保就没有变故?
有时候,谈判桌就是一个小型的战场,寸土不让,争权夺利,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样注定了即使是以和谈的名义,过程也必定是坎坷。
再加上此时,西商国一方,南宫靖一行正从伤痕累累的麓都城、和最容易激起爱国热情的太庙归来,难保他们不义愤填膺,群情激奋,而夏侯宇他们,大军就在咫尺,随时都有可能反扑,于他们而言则是优势占尽。
不想还罢,一想冷月也是心里没底,只能在心中双手合十,向上天祷告祈求,一切顺利,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来预计只有一个时辰的会议,结果足足用了有四个时辰,从热气正浓的午时三刻,持续到了掌灯时分。
没有任何会议结束的前兆,御膳房的大厨们也不敢贸然动手做菜,守卫在外的军士们即使再怎么辛苦劳累,腰酸背痛,也只能干忍着,毕竟一步之距开外,就是敌方将领,自己的一举一动,皆是代表本国威仪。
待到后来,随着勤政殿大门的再度开启,看到走在前头的南宫靖和夏侯宇如沐春风,言笑晏晏的样子,冷月和守卫军士,以及天下臣民一直悬着的心,才算落到了实处。
不多会,西商和北明两国顺利达成和平协议的好消息,在没有任何官方正式发布的情况下,不胫而走,短短三天就已经传诸四海。
当即,御膳房的大厨们纷纷动起来,庆祝和谈成功的饮宴在皇城开办,热火朝天。
南宫靖和夏侯宇同坐一桌,举杯相庆,颇有相见恨晚之态势。
坐在另一属于双方高级将领的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