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老爷子的打算
因着皇帝南巡之事还只是朝宗之间清楚,不得皇帝下旨之前不容外传。只几家得了圣旨的和大臣们知道。是以朝中在旨意下达之前,也就照常上朝。薄卫乃一品大员,虽说是从一品却是皇帝亲信,今日被皇帝召去御书房商议南巡之事。
薄今带了消息回府,老爷子用过膳之后又将薄今薄宁兄妹一起叫到了书房里去。薄夫人也为着已经到了的夏日再去给府中主子们添置几套新衣,带着和玉出门去了。
说起来薄宁好一阵子没有来给老爷子请安,老爷子老当益壮,这阵子清晨都早起练剑,带着薄今一起,故此也没让宝贝孙女来请安。所以薄宁每日就去了主院给父母请安,加上老爷子时常有事与薄将军和薄今谈,薄宁当真许久没有来见老爷子了。
老爷子性子不甚随和,他少年就是跟随父兄上了战场,又是个烈性子,后来成了亲,娶了薄宁祖母,那火烈的性子也是收敛许多。但老爷子年逾五十,对于孙辈的孩子们倒也不似那么严苛。
“两个小子要随行圣上,老爷子我有些话不得不说。”老爷子神情肃穆,叫薄今薄宁两人一时也郑重起来。
老爷子一双剑眉仍旧英武,说起话来也是掷地有声:“薄家原本就是百年大家,自你们父辈起,便是子息单薄,传到你们这一辈儿仍旧如此。薄家还有旁支,却不能成为嫡系的助力,也就靠着薄家的荫佑。”
薄今薄宁对视一眼,这件事倒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只是祖父现在提起来也不知是何意思。兄妹两静默不语,等着老爷子说下半段。
老爷子见两人都沉着不语,心中还是觉得两个孙辈的孩子了得,继续说道:“老爷子我在家行三,上有一庶兄嫡兄,下有一嫡亲的弟弟。可仁皇帝之时,战乱颇多,大魏国腹背受敌,薄氏一族男丁几乎全部战死沙场,老爷子我捡了一条命,薄家方得以传承。”
薄老爷子说起自己少年时,也就是仁皇帝(现皇帝的祖父)当政之期,大魏国真是腹背受敌,又恰逢朝中武将寥寥无几,薄氏一族便是将嫡庶全族的男丁投入战场。当时薄老爷子在家排行第三,恰好是十二岁,也是可以上战场的年纪。
当时薄老太夫人与薄老太爷大吵一架,薄老太夫人不想三子上战场去,薄老太爷却是异常的坚持,虽然薄老太夫人气病了一场,却也没能拦着薄老太爷的决心。
当时薄家子息也不少,只是年岁太过相近,且薄家男子少年成名,在战场上也是英勇无比,连连打下许多捷报。而薄老爷子从那时候开始上战场的。但是薄老爷子排行第三,前面还有两个哥哥,虽说是一嫡一庶,但是论军功,嫡兄怕是没有庶兄厉害。
仁皇帝当政之期,朝政不稳,在朝为官的武将们大多都是常年在外,而薄家的两个儿子一南一北守在大魏朝的边界,薄老爷子则是留守京畿,而老四,也就是薄家当时的幼子却遭奸人谋害而死。
薄老太夫人本就身子不好,打击之下一病不起。薄老太爷一直驻守边关,常年在外的身子也是有许多的后遗症,听闻家中生变,却还是坚持守关。只是天不顾人,薄老太爷到底还是在一次与一个边邦国交战传回胜利捷报之后便是牺牲在战场上。
薄老太夫人更是大受打击,却强撑着身子管理着将军府。此时大魏国战事渐渐减少,趋于稳定,却不想仁皇帝仙逝,于是由先帝继位。先帝以雷霆手段震服边关小国,重用还是少年却已有军功的薄老爷子,薄老爷子顶着压力和质疑接替了薄老太爷的位置,与嫡亲兄长一同镇守边关。
但是人有旦夕祸福,薄老爷子的嫡亲兄长薄皓竟然染上了一种名为‘鼓芯’的怪症,也请来无数名医,却束手无策。薄皓没了,家中薄皓的妻子却没有身孕,薄老太夫人再也经不起打击,没一个月也跟着去了。
家中生变,薄老爷子和庶出兄长薄尺上表丁忧,先帝见大局稳定便是让两人回京丁忧。于是薄家嫡系一脉就只剩下了薄老爷子一个,庶出兄长薄尺便是薄老爷子方才提到的旁支。
说起来,薄尺也是薄家的将军之一,但是薄尺却不知为何并未成亲,后回到边疆镇守,只是收留了一个旧部的遗孤作养子,算起来薄尺也算是没了子息。
薄老爷子曾经几度劝说过薄尺这个庶兄,却不得其所。反而被庶兄说责要多多开枝散叶,薄老爷子也就没有再提。
后来薄老爷子就在先帝做主的情况下,取了薄宁薄今的祖母,却又只生下了薄卫一个嫡子。偏偏薄老爷子虽然是个粗人,可又疼爱妻子,见妻子生产痛楚,竟也不愿在让妻子受折磨再度有孕,从而将薄卫锻炼的结结实实,除了武力,也交予他许多朝臣之道。
薄老夫人倒是曾经与老爷子说过子息之事,老爷子当时怎么说来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勉强此事。但是薄老夫人始终心有愧疚,临终之前对于老爷子还是说了子息之事,爱妻临终遗言,还是为了自家的子息能够延续,老爷子到底也是重视起来了。
可是老爷子重视起来了,薄卫已经长大了,成为独当一面的男子汉。成亲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