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迪之间的短程铁路。其中蒙巴萨和马林迪需要修建成可供大型舰队停泊的远洋中继港口。但是因为那些地区实在是远离欧洲,当地的工业基础又可以说是基本没有,所以需要花费的资源和时间必然比修复埃及的港口和苏伊士运河要费事的多。
当然,还有一些军备部门要去筹备的项目没有在这个会议上讨论,施佩尔在汇报时直接被希特勒出言阻止,让他不要在和军方将领们一起出席的会议上拿出来讨论——这些项目主要是一些勘探开发伊拉克、科威特石油资源的工程。
其实,这些提议也是施佩尔在维勒安的授意下提出的,只是出于避嫌的目的。谁都知道维勒安拥有法本化学一两成的股份,还有一些明的暗的石油公司,这些事情拿出来讨论一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既然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希特勒在财务问题上对于维勒安的一贯信任依然没有改变,维勒安也就没必要在做作一番了。
也许,是当初出钱帮助帝国实施“z计划”重建海军的时候那种“毁家纾难”的气度让希特勒已经坚定地认为维勒安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了吧。这一点很重要,尤其对于维勒安即将要展开的计划来说,非常重要。
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解决完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后,终于到了今天的主要议题。
“那么,如果对于之前的议题没有什么异议的话,我们进入第三项议题,关于下一阶段也就是1943和1944财年的帝**备预算分配。其中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大方向问题——随着我们的主要敌人转向对俄作战,是否还有必要投入大量资源在远洋海军上?在‘z计划’执行完毕后,是否有必要开始第二轮的海军扩建计划?”
施佩尔部长在会议主持赫斯宣布了进入下一轮议题后,抛出了一个最大的军方利益分配问题——“z计划”实施完毕后,海军是否要继续扩建?“z计划”是1935年开始筹备的,为期8年,预计到1943年底完成,总计耗资超过300亿马克,其中维勒安部长及其所在财团负责筹备了近百亿马克,填补了当年海军重建的主要资源缺口,可谓是海军的大金主。后来在实际进行中,“z计划”的实施还是比预定计划要快一些的,因此今年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海军部门先汇报一下‘z计划’的执行情况,以供大家评判,当然在后续的具体讨论中,我们海军方面的人会尊重元首和军备部门的一切决定。”邓尼茨元帅站起身来汇报,“先说超额完成的部分,在海军重建的轻型舰艇方面,目前为止帝国都已经超额完成任务或者说预计到1943年底可以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任务。根据z计划的要求,在8年间帝国需要完成16艘重巡洋舰、60艘轻巡洋舰和126艘驱逐舰,因为后来帝国连续整合了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和匈牙利的造船业产能,因此这两几部分的产能是实际超过了预定指标的,算上目前仍然在建的军舰,预计到今年年底为止,我们一共可以得到18艘“欧根亲王级”重巡、65艘轻巡洋舰和177艘驱逐舰。
目前为止,帝国海军重建的‘z计划’中的潜艇建造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在潜艇上的资源投入不足,主要是当时制定计划的时候,我国的潜艇技术相对还比较简陋,生产成本也相对低廉,后来在使用了大批降噪提速技术后,尤其是u21和u23型潜艇的出现,让单艇建造成本比之vii型潜艇提升了一倍不止,而战争形态的变化、海军作战形势更趋于进攻性的特征也让我们对于远洋潜艇的需求比重大增。根据“z计划”我们在8年间应该完成88艘远洋潜艇和200艘中型潜艇,最后的实际情况是远洋潜艇u21和u23占到的数量达到了112艘,超过预计目标25%,但是因为占用资源较多,vii型及后续改进型在内的中型潜艇数量缩减到140艘,潜艇部队建成总数从288艘减少到252艘,但是质量、作战效费比上总体是呈上升态势的。
最后谈一谈主力舰的问题,计划中帝国应当服役的8艘战列舰、4艘战巡、8艘舰队航母、8艘轻型航母、8艘装甲舰,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塞德里茨级’航母的3、4号舰、‘兴登堡级’战列舰的3、4号舰还在船台上进行末段的船台施工,预计6月前下水舾装外,其余主力战舰都已经完成了船台部分的工程——包括在炮击伦敦作战中首创严重的‘罗恩伯爵’号战列舰。这些战舰中,被击沉的有‘毛奇号’战列舰、‘斐迪南号’战列巡洋舰和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1艘‘p级’装甲舰。到1943年初,如果在今年内不再出现新的主力舰战损的话,我们将可以保持7艘战列舰、3艘战巡、8艘舰队航母、8艘轻型航母、4艘p级装甲舰的舰队规模。
轻型舰艇和潜艇因为持续战损数量较多,所以舰队保有量规模不是很大,到1943年初预计可以拥有13艘‘欧根亲王级’重巡洋舰;14艘‘柯尼斯堡级’、25艘‘m级’轻巡洋舰;52艘1936年型、39艘1938年型和25艘1938b型驱逐舰;潜艇部分开战以来累计战沉数量为85艘,目前还保有u21型52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