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农把校长要的英德苏日军力调度方面的情报放在他的案头。以军统的实力要想搜集到很细致的外**事情报还是有困难的,但是军级以上作战单位的部署调度哪怕靠道听途说路边社都能搜集个十之六七,加上他们的专业甄别和国际友人的旁证也就不难搞定了。
苏日两军绝对不可能腾出余力南下,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了,校长关心的是英国人。
“英国皇家陆军全部牵制在了本土和直布罗陀;加拿大军队全部被牵制在埃及;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牵制在阿拉伯半岛,印度军队牵制在克什米尔至俾路支斯坦(后来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当时还没有巴基斯坦——作者按。)
目前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本土和缅甸在内,算上民兵和土著武装只能凑出15个师的兵力?算上俾路支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可以回防的人马总数也不超过37个师?英国人的虚弱确实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了,他们要防守的可是总面积将近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英国人的部队精锐程度、训练武备如何有确切消息么?”
戴雨农给蒋校长看的只是一份一目了然的简明报表,毕竟事无巨细统统罗列给校长的话以对方的时间精力自然是不可能看完的。所以具体详情只能是校长感兴趣啥戴雨农再依靠心中所记解说。
“蒙校长垂询,英国人在整个南亚的军队中,只剩下3个师可以保证全员由白种人组成,不过目前全部部署在新加坡,这支部队从开战以来一直没有被调动过,哪怕是在英国本土最为危急的时刻,不过现在因为英国海军不足,新加坡的军队和北部地区不仅隔着狭长的马来半岛还有中立国泰国阻隔,无法驰援缅甸地区,因此一旦开战只能自守而已。剩余的12个师在尼泊尔边界处有一个师的多族雇佣部队,英**官只能保持到营团级别,连排指挥只能由当地人自行处置,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那里面对的是喜马拉雅山,所以敌我两军都是必然无所作为,其余11个师印度半岛上占了4个,阿萨姆邦地区部署了2个,缅甸地区部署了5个,这些部队比尼泊尔地区的部队受重视程度高一些,连排军官可以保证至少都是白人担任,士兵就没法保证了……几乎都是印度兵。武器装备方面,英国人有5个师可以凑出1个装甲侦察连和1个步兵战车连,各装备20余辆老式步兵坦克或轻型侦查装甲车辆,最好的配置也不过是被淘汰了的玛蒂尔达i型步兵坦克。整个印度英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总数不过200,炮兵方面这些二线部队也只能保证每个师仅有1个山炮营或野炮营,1个战防炮连队,最重型的火炮也只保持在25磅炮和17磅炮等级而已,大部分刚刚组建的杂牌师战防炮连挂着战防炮的名头,实际上只有装备本土军队淘汰的13.9mm反坦克步枪而已。从武器装备来看,目前我军的60个德械师除了坦克以外,在炮兵配属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英**队,120个整编师的炮兵配置也和英军杂牌师相当。
英国人唯一还有点希望的是空军力量,因为空军调动较快,只要是部署在南亚战区的所有英国空军部队,一旦我们有所举动都可以在数日内部署到缅甸地区,目前英国人在整个南亚、中东和埃及的空军飞机总规模在500~700架左右;如果英国人放弃对德国的牵制全力东调,英国人可以动用的空中力量将在规模、质量上还是可以超过我国空军一筹。”
“德国人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他们一定会牵制英国人的海空军,削弱英国人在南亚的势力范围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何况我们还占据着收复争议领土的大义名分。”
蒋校长拍案而起,打断了戴雨农的继续陈述。只顾一个人焦灼地来回踱步,戴雨农知道校长在做一个很艰难的决断,也就没有开口打扰。
几乎过去了半个小时,蒋校长总算是盘算清楚了心中得失,做出了决断。
“命令藏地军队3个师即刻以飞艇空运占领不丹、锡金,从陆路樟木口岸进入尼泊尔,宣示收回国朝领土注权,何应钦坐镇腊萨居中指挥;
李宗仁副总裁统领滇缅集团军群60个师,分薛岳、杜聿明、孙立人三部出滇缅边境分别进击克钦、掸邦、阿萨姆。
通令外交部发表声明,不要正式对英宣战,只说占领争议领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