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载机量后,你就起码可以把200架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延伸到其原始岸基作战半径的3倍——因为从岸基到航母和航母到岸基之间的飞行属于单程转场飞行。
当然,这种方法的劣势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始终要有一半以上的飞机保持滞空,平均每架飞机每天要飞行12个小时以上,一艘航母的地勤人员也要每天负责12波全体起降的工作量——如果按照4小时的舰载机滞空时间计算的话。航母上的燃油和弹药补给也会以十数倍于正常作战的方式消耗掉,原本在海上动辄巡航作战一两个月的物资,现在最多撑3天——当然,这还没有考虑飞行员的极限,事实上在物资没有耗干之前,飞行员们就已经累到倒毙了。
所以,海军史上从来没有人用过这种有点孤注一掷的奇葩战法,不是说没有想象力,而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动用航母的海上作战往往在深海大洋没有岸基基地可以借力,而来茫茫大海索敌艰难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出击就用这种配置无疑会让士兵在没有遇到敌人之前就累死了。
当然,在后世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战术,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那是因为那个年代使用航母的都是米帝,后世的米帝财大气粗航母数量足够用,当然不需要这种蝇营狗苟筚路蓝缕的山寨之法了。
但是维勒安就是建议了雷德尔元帅和弗尔斯特上将考虑一下这个战术,在雷德尔元帅本能地想用他的海军专业知识反驳维勒安部长的时候,维勒安只说了一句:那就制造一个英国佬必定会应战的机会吧。
那就制造一个英国佬必定会应战的机会吧!轰炸斯卡帕湾!然后告诉英国佬我们出了全力轰炸了斯卡帕湾!再告诉英国佬我们在哪儿,而且我们已经没有自卫的战斗机可用了!
一条诱敌毒计,就从那一刻起在维勒安、雷德尔和弗尔斯特心中发酵起来。
…………
“m级轻巡洋舰‘埃因霍温号’来电,该舰对空搜索雷达发现西北偏西方向,有大批机群袭来,距离120海里,方向297,速度450,数量300以上。”
听到无线电室传来的信息,弗尔斯特上将微闭的双眼立刻射出了警睿的幽光,果然是“埃因霍温号”的位置么!
此时此刻的“埃因霍温号”轻巡洋舰和它周围的那二十余艘机动灵活、以防空火力见长的m级、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和1938a
b型驱逐舰正是航行在一条很微妙的航线上。
确切的说,自从上午10点40分航母编队发出一系列引导卑尔根基地出发的第二批fw-190机群顺利降落的导航信号后,弗尔斯特上将就把自己的舰队分成了两股。
3艘航母和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6艘“欧根亲王级”重巡、10艘轻巡、28艘驱逐舰编为其中第一股,在12点左右战斗机群机群重新起飞后就开始折向西南方向航行。
8艘m级轻巡、16艘驱逐舰组成第二股编队,仍然按照上午10点40分的发报地点和卑尔根之间的直线连线的反方向航行,并且以松散的对空搜索阵型散开。
于是,当1点钟以后英国人如果按照预估的德军舰队航线来估算2个半小时候德军舰队的位置时,他们会找到的就只有轻型防空战舰组成的德军诱饵舰队,而航母和战巡所在的主力舰队则在一个小时的逆向航行中与防空舰队拉开了30海里的距离,加上防空雷达的搜索距离,德军舰队的战斗机群得到了150海里航程的防御反应时间。
以英军最慢的布伦瑞克轰炸机为例,飞过150海里的距离需要足足半个多小时。这短时间对于已经以经济航速升空盘旋了大半个小时的德军战斗机来说,实在是太充分了。
弗尔斯特上将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也没让“齐柏林号”航母发出任何电报或者无线电通话指令。在出击之前,他就已经交代过各艘战舰——一旦主力舰队没有遇敌或者接敌,那么航空兵可以以“埃因霍温号”轻巡洋舰的防空警戒信号行事。
如同细碎的浪花一样撒布在德军舰队周围数十海里空域内的fw-190a战斗机开始猬集蚁聚一般地向着“埃因霍温号”轻巡洋舰西北方向的空域蜂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