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炮口对准自己测试的目标。
“元首,诸位将军,请看——目前我们的对照测试安排了4辆坦克,有使用了新式装甲的‘黑豹-ii’和4号战车,也有没有改装过装甲的4号战车,最后一辆则是在同样采用旧式装甲并进行了应急处理的型号,现在我们在100米的距离上对着这几辆坦克分别使用75mm榴弹炮发射的慢速碎甲弹——众所周知,碎甲弹的命中时速度对碎甲效率没什么影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低速而近距离的射击模拟出实战中远距离、相对高初速的环境。然后为了反应装甲的内层崩落对坦克内成员的杀伤效果,我们在坦克炮塔和驾驶舱里分别放入了模拟坦克兵的木制人体模型,在射击后我们会把那些木头人捞出来观察,如果被金属碎片切割明显的话,那么就说明实战中这辆坦克中的装甲兵也不可能存活下来。”
希特勒绕着坦克群围观了一圈,从表面上也没看出来几辆4号坦克的差异,于是回到观测台上,对着阿尔弗雷德简短地命令道,“那就开一炮试试。”
榴弹炮手们闻言很快就动作起来,装弹,紧固炮闩,开火,随着4声隆隆震响,显然4发炮弹都精确命中了目标坦克的倾斜式前装甲,随后炮手们又微调了一下火炮的仰角,再次打出一波炮弹击中了坦克的炮塔。
,然后,几个工兵和机械师凑上前去,把坦克舱盖打开,捞出一个个木头人,从效果来看,黑豹-ii和采用新式装甲的4号坦克里面的木头人模型完全没有任何伤痕,而采用应急措施的稍微差一点,但是好歹也只是有几颗金属碎屑嵌入了木质部分,采用了旧式装甲的4号战车最惨,里面的木头人模型被金属碎片切割得惨不忍睹——当初被玛蒂尔达2型的40mm
2磅碎甲弹击中都有可能崩碎,何况75mm的17磅炮弹呢。
“这真是太神奇了!怎么做到的!你们加厚了4号坦克的装甲么?”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看着眼前的模型,实在是难以置信。
“实话实说——新坦克的装甲我们1毫米都没有加厚——反而是那个应急型号的装甲上,我们加上了一层内衬。”
阿尔弗雷德一边说着,一边从助手手上接过几块装甲样品给各位将军们观摩。隆美尔抢过一片来看,从正面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是一旦观察其切口断面,就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异,这种新的钢板从侧面看就像是夹心饼干一样。
“根据维勒安部长及技术情报局的信息支持,我们尝试了这种新的装甲结构——我们把它称作隔栅锻压装甲,我们使用了较为薄弱的钴钛钢锻打成薄薄的隔栅,尺寸上符合坦克前装甲尺寸的要求,然后把数块40mm厚度的表面硬化铬锰钢嵌入到这个隔栅里,用大吨位的锻压机械在950c的温度下锻压20分钟,就形成了这种类似于夹心饼干一样的结构。”
众所周知,碎甲弹之所以可以奏效,最大的关键在于均匀传递应力波到装甲的背面,才能形成足够崩裂内衬的震波,如果钢材材质不均匀的话,对于这种应力波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而一旦装甲是由数层不同材质的材料构成的话,这种应力波更是会被完全吸收掉,完全无法对坦克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
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维勒安解释了其中原理后,众人也就释然了。
“可是——这样做的话,成本会不会变得太高,原来我们只需要对一块装甲板进行锻造和表面硬化,现在因为装甲分层了,岂不是要多数道加工工艺?”一直担心着坦克的产能问题的古德里安不由得有些犹豫。
“这一点您完全不必担心,将军,成本上升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另一个标准化的措施精简了其中大部分的额外工作量——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兼容性问题——请您对照着看这两块黑豹坦克和4号坦克前装甲样品的差异,您就明白了。”
古德里安依言结果那两块钢板样品,对比着一端详,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了。
如果说4号坦克这块前装甲是普通的2+1夹心饼干的话,那么黑豹这块就是3+2“康帅傅苏打夹心”。
“4号坦克前装甲我记得是改为60mm了,‘黑豹-ii’
100mm,‘虎王’140mm……”
“没错——但是采用了多层热锻压的工艺后,以后我们克虏伯生产的表面硬化铬锰装甲将只有40mm厚度一种规格的,而差异只在那个薄薄的隔栅层上——如果造4号坦克,那就用一层隔栅贴一块40mm厚度的铬锰钢,如果造黑豹就贴两块,虎王类推……另外一点对装甲加工成本节约的最大措施在于,我们以后可以把锻压和热处理这两个工序尽量结合起来,而且省去了对多种规格刚才分别热处理所需要的多套设备,因此虽然装甲的成本会增加40%,却可以保证完全免疫碎甲弹、并且将防穿甲弹的等效强度提升5~15%,防金属射流破甲弹的等效强度提高一倍!并且让我军的坦克装甲半成品的互换性大大提升——一旦在战争进程中某一类装甲损坏量特别巨大,我们可以随时把另外两种装甲的半成品备料挪用过来生产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