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6米,额定重量控制在45吨以内。车体动力后置、省略传动主轴,使用扭杆悬挂、6对非交错的大负重轮。车体内部布置4名成员舱位,共计炮手1名,车长1名,装填手1名,驾驶员1名——因为佩内明德研发基地的无线电中心技术进步,德军的近距离无线电步话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超过了同期米国的水平,因此也就省略了车内一名机电员的需求,省掉了1个人的舱位,把因为倾斜装甲而减少的车内空间补足了回来。
装甲部分,新式的5号、6号战车计划执行后,德**方应当将新一代主力坦克装甲板厚度统一为三种规格:140mm,100mm与60mm;其中较轻而快速的5号战车选用100mm装甲板作为正面防御而60mm装甲板作为其他方向上的补充防御,而6号战车则正面采用140mm装甲、侧向使用100mm装甲,仅有尾部和底部使用60mm,这样,帝国陆军仅需要生产三种厚度的钢板就可以兼容涵盖全部主力坦克的需求,实现“虎豹换皮”。而未来的战斗中,4号坦克改型也应当预留将正面装甲更换为制式60mm装甲的空间,这样就能大大节约装甲定制的周期浪费。
最终,“黑豹2”的防护要求被定在了炮塔防盾120mm;正面100mm表面硬化锑钼装甲钢,内向侧倾60°——与t-34相同,侧面与后方使用60mm装甲,其中侧向内倾30°,后方内倾15°。
坦克采用一门由flak-4188mm高射炮改良而来的88mml56kwk-40坦克炮,并预留未来加长炮塔、升级到l71倍径型号的空间。
动力部分采用一台bmw-234柴油机,最大出力950马力,驱动重达45吨的车体时理论公路时速仍然可以达到惊人的65公里!不采用外挂油桶时最大公路行程400公里。
6号“虎王”项目于“黑豹2”相比,在防护方面把各向装甲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炮塔防盾180mm,正面装甲140mm,侧向装甲100mm,顶部、底部、尾部60mm,各方向装甲倾角与“黑豹2”完全相同,仅装甲一项就导致车体增重11吨左右。因此车体全重也就从“黑豹2”的45吨增加到了64吨。
动力系统方面,“虎王”初步设计使用与“黑豹2”一样的bmw-234柴油机,但是采用自增压型号,可以在引擎重量、体积提升不明显的情况下把发动机出力从950马力提升到1100~1200马力,唯一的坏处是因为增压对引擎寿命的伤害,发动机理论寿命从1500小时降低到了900小时,油耗上升30%,通过8对非交错大负重轮驱动,公路极速48公里,不挂油桶理论最大行程缩短至260公里。乘员定额仍然为4人。
对“虎王”的研发制约最大的瓶颈在于其主炮——维勒安部长根据对战争进程和敌国赶超速度的估算,强烈建议帝国陆军部在为“虎王”定制火炮时,必须使用目前帝国海军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上的km-40105mml60防空炮或者km-41128mml52防空炮改良而来的坦克炮,但是因为这一工程起码要到1942年才能完成移植测试,所以“虎王坦克”的定型投产也就不得不拖延到1943年年初了。
当然,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105mm口径、60倍径的坦克炮在现在的世界上还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地球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强大的装甲对手,如果战局需要的话,使用88mml71倍径的大车扛小炮型“虎王”也是可以拿来应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