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第七十六章 橡胶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橡胶之战(3 / 3)

料工程方面的专家担纲负责,并按照汽车行业的老样子,辅之以经济危机时从美国联邦钢铁公司、巴斯钢铁公司挖角的一些对美国现状不满的德裔研究人员。由汉堡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马蒂亚斯.梅克伦堡教授主管,开始解决目前当务之急的各项问题。

轴承的问题被交给了金属材料课题组。维勒安让伊莉雅把镍铬钒合金调质钢材的配方进行了一些筛选和整理,安排材料研究所的人进行了分组冶金实验。

轮胎的设计和橡胶调质课题也被分别交给了相应的小组,橡胶调质维勒安没有过多的过问,只是让法本化学的科学家们继续在氯化氨聚酯材料对硫化橡胶的改良效果上进行深入研究。轮胎设计组方面则让他们利用钢丝配以芳纶纤维制造子午线轮胎的骨架帘线,并且在成型的外胎结构内侧喷涂聚氯烯类材料形成防漏气涂层——制造子午线轮胎最大的瓶颈在于橡胶材料的强度,其次就是骨架帘线的抗拉伸能力,钢丝配合芳纶的材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拉伸强度,而防漏气的高分子涂层则是省略内胎防止漏气的关键。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最终材料研究组终于整合了几个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完成了新式的高耐压轴承钢和无内胎子午线轮胎。维勒安马上把这些新成果和戴姆勒奔驰的新式载重卡车进行了磨合测试,效果竟好得出奇。配合v12的200千瓦发动机,6*6或者8*4底盘的奔驰重卡可以轻易运载重达40吨的集装箱并通过各种公路地形。奔驰公司的人也被这个胜利所鼓舞,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只要进一步研发更强劲的引擎,未来结合8*8甚至10*10的底盘,哪怕80吨甚至100吨都不是问题。到时候汽车运载就可以和集装箱甚至火车运输无缝衔接——无论是船用集装箱还是火车用集装箱,都可以毫无问题地直接转载到奔驰重卡上,一辆奔驰重卡就可以抵得上一节火车皮的载重。

奔驰公司把新的载重卡车按照吨位命名为l2000/l5000和l8000,并准备全面向社会推广。维勒安坚决地制止了这种行为——笑话,有些时候工业的发展需要很多的技术积累,但是有时候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他可不想自己的创造几年之内就被美国人或者英国人学走,不然的话,这些技术对海外贸易发达的英美的好处绝对比对德国的大得多。

经过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的劝说——后期的话,还有希特勒授予的“德意志技术情报局局长”这个头衔的威慑——戴姆勒奔驰总算是接受了维勒安的要求,没有把新产品向社会公布。但是要求维勒安保证至少每年三千辆的订货量。

他们以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狮子大开口的条件,对方肯定不会答应,这样自己就有向社会公开销售的借口了。可是维勒安居然一口气答应了。戴姆勒奔驰的负责人对此惊讶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一年三千辆几十吨级的载重卡车,每年就是数千万美元,十年就是数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法本化学的总资产了,想不到对方居然如此有钱。

…………

维勒安站在古里水坝上,看着下面工地上来往穿梭的奔驰l5000型集装箱重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也许几年之内,这些重型装备就不再需要在这个南美的崎岖密林里面躲躲藏藏了。很快,这些东西就会踏上德国的土地正式开始抛头露面了。

远方的水库区边缘,数十万公顷的荒地和丛林被平整出来,并且使用剧毒农药进行了反复地处理,整个园区都使用了塑料聚热薄膜进行了覆盖。在薄膜的里面,从东南亚移种过来的防病虫橡胶树苗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荣地生长着。这种树苗品种的学名是“巴西三叶橡胶”,但是这种橡胶自从被发现后仅仅过了数十年,世界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就从巴西和委内瑞拉转移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尼。

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而是亚马逊雨林复杂的生物种类环境让橡胶树会染上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病虫害。而东南亚雨林里面的原生动植物品种却不是巴西橡胶树的对手——东南亚昆虫不会去吃橡胶树的树叶或者果实,东南亚的植物生长和吸收养分的能力也不如橡胶树。这导致了橡胶种植业在南美的萎缩和东南亚的繁荣。到1930年代为止,巴西和委内瑞拉起码已经有20多年没有橡胶产业了。

可惜东南亚距离德国太远了,这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产业格局。所以维勒安当机立断从东南亚引种了经过最新病虫害抗性基因选种的优质苗木,大规模移种到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州——哦,忘了说了,因为这个世界现在还没有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所以人类对于农业作物的抗性选种并没有什么系统的认知,维勒安的这种行为也就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当再过五六年,这些地方的橡胶树全部成熟后,哪怕届时德国的远东航线被英美完全切断,敌人也不能窒息德国获取橡胶原料的气管了。德国因为优质高耐压橡胶材料的缺乏而不得不让重型坦克使用繁琐的交错式负重轮设计的情况将永远不再在这个时空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