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兵在1917> 第1121章 139 无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1章 139 无题(1 / 3)

从西波兰灭亡的那一刻起,政 治局和军 委就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总 参谋长叶戈罗夫,他肩负着制定全盘作战计划的使命,如何去打这场战争,全看他的工作了。

最开始,按照政 治局的精神,叶戈罗夫制定了一号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动出击,当察觉德军有入侵东普鲁士和东波兰企图的时候,红军莫斯科军区将立刻调集波罗的海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乌克兰方面军全线出击,进入东普鲁士和东波兰,协助两国军队歼灭来犯之敌。

不过这个一号作战计划刚刚出炉就惨遭夭折,原因是代表托洛茨基的图哈切夫斯基,代表斯维尔德洛夫的李晓峰,以及秩序中立的伏龙芝都不喜欢这个计划。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这个计划魄力太小,为什么要等到德军确定要入侵东普鲁士和东波兰的时候才调动部队?这么搞等于是迎头对撞,就算赢了恐怕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应该乘着德军还陷在西线的时候抢先动手,以波罗的海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乌克兰方面军作为主攻,以列宁格勒方面军、莫斯科方面军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方面军充当第二梯队,再加上作为预备队的中央方面军,可以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插柏林,一口气占领德国,用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

看得出图哈切夫斯基还是想搞大纵深作战的那一套,准备以攻代守。客观上说,有一定的道理,到敌人家里打仗总比在自己家里打仗强不是吗?

问题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一直是有问题的,而且客观上说红军没有实施该理论的基础,比如前面说了各方面的准备都不充分。像图哈切夫斯基策划的这种一波接一波的攻势,只是看上去很美好,真正让红军去做,会有一大堆的问题。

比如军队的素质问题,以当前红军的基本素质来看,如此复杂的进攻方案恐怕一开始执行就会乱套。而且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规划,第二梯队的任务很重,肩负着发展扩大和歼灭敌人的重任,但是第二梯队在超越第一梯队进行纵深作战的时候,狭小的战场里拥挤着大量的部队,恐怕第二梯队和第一梯队立刻就会乱成一团。

还比如战役协调和配合问题,根据总装备部的统计,红军因为紧急扩充,通信器材面临极大的缺口,仅仅有25%的部队能够达到军 委的要求,剩下的那些要么是器材落后、要么是缺少合格的通信兵,再要么就是还在等待军工厂生产器材。

如此低劣的通信能力,根本不足以保证图哈切夫斯基要求的那种作战。更何况,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要求,红军还要跟东普鲁士和东波兰并肩作战,三支军队的协调配合也是大问题!

不光是军事和技术上有问题,在政治上也存在问题,苏联才刚刚宣布中立不参加帝国主义的战争,还特意搞了一个三国的《防御》条约,这几乎是等于向全世界宣布,苏联的一切行动都是防御性质的,抢先进攻在政治上是有问题的。

当然,混政坛的都是二皮脸,没节操的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为了国家利益,一点点虚名算什么?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在乎这点儿虚名,真正让他们在意的是政治利益。

图哈切夫斯基之所以大力倡导主动进攻,不光是源自他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更重要的是这么做符合托洛茨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托洛茨基是希望促成三国同盟共同对抗德国的,哪怕是英法一再的没有诚意,他依然是有些不死心。

原因也很简单,谁让斯维尔德洛夫抢了他的世界大革命理论呢?如果按照小斯的既定方针和路线走下去,老托恐怕会很不利。所以老托必须想办法扳回这一局。

在老托看来,一旦德国挥兵西进,那时候英法就再也不可能也不可以用苛刻的条件来为难苏联了。那时候阻碍三国同盟的一切障碍都不存在了。这个时候他再提出三国同盟用最快的速度消灭纳粹,这是可行的。

所以托洛茨基这才授意图哈切夫斯基要强调主动进攻,这就是想着翻盘呢!

而斯维尔德洛夫却不一样,他是准备搞世界大革命了,那么现阶段对世界大革命开展阻碍最大的是谁?自然是帝国主义既得利益集团的英国和法国。他们控制了绝大部分世界,而想要颠覆他们对世界的控制,就必须先削弱他们的实力,最好是将他们打崩盘。

很显然,德国人现在似乎就有这个打算,只要他们挥兵西进,不管是赢了还是输了,都消耗了英法的实力。斯维尔德洛夫自然是乐见其成。可是如果像托洛茨基设想的那样,德国才刚刚去找英法的麻烦,苏联就抄后路,迫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必然的不能沉重地打击英法的势力。

所以,斯维尔德洛夫的想法是,放手让英法德窝里斗,打得越激烈越血腥就越好,等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咱们苏联再上场不迟。

那么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的方案哪个更好一些呢?不好说,客观上说都是有弊有利。如托洛茨基一样提前动手,确实有可能尽快地结束战争消灭纳粹。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