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兵在1917> 第951章 533 新战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1章 533 新战术(2 / 3)

也没太在意。后来在内战中图哈切夫斯基几乎淡忘了这种通信器材(原因很简单,scR-536理想条件下的最大通信距离也就不到五公里,对于动不动上千公里机动作战的东方方面军来说,这玩意儿真心没有什么用)。

直到在攻击波兹南的时候,当火箭炮兵使用scR-536高效快速的传递信息,实现了快打快跑时,图哈切夫斯基才反应过来。这玩意儿是阵地战的神器啊!对于营级指挥官来说,这个小东西传达命令太合适了!

于是乎图哈切夫斯基很不客气地就做了一回伸手党,让托洛茨基帮忙从某仙人那里“抢”了几百部scR-536配发给了攻坚部队。有了scR-536的帮助,图哈切夫斯基才能将部队的攻击正面拉宽,否则,接下来的攻坚作战他恐怕得付出更加惨重的伤亡。

当然,光有scR-536也是不够的,毕竟这玩意儿属于辅助性工具,是战斗力放大器。具体的怎么攻坚还要看战术以及配合。

为了打好攻坚战图哈切夫斯基绞尽脑汁的想出了新战术,为了彻底改变进攻部队被动挨打的局面,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为攻击部队配备“装甲掩体”,其实就是一整块钢板冲压成的“龟甲”,在平坦的地形上进攻部队的前突侦察士兵可以躲在龟甲后面躲避敌人的火力;第二就是为攻击部队配备37毫米步兵炮,用于伴随进攻,随时随地的支援进攻部队压制敌人的火力点。

整个进攻战术分成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炮兵的炮火准备,在火箭炮大发神威倾泻弹雨的时候,携带龟甲的步兵前进;第二步,炮火准备结束之后,由携带龟甲的士兵探明敌人残余的火力点,将其通报给配合作战的37毫米步兵炮单位,由步兵炮摧毁敌人的火力点;第三步,步兵开始突击,在他们的掩护下37毫米步兵炮一起向前移动;第四部,在步兵和携带龟甲的步兵的掩护下,37毫米步兵炮进入敌方阵地,利用直射火力压制和摧毁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和野战炮掩体,最后达成占领和突破的目的。

图哈切夫斯基的战术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似乎分工配合很明确很合理,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小,很多都是这位天才元帅想当然了,在实际战斗中所有的问题都将暴露出来!

首先暴露问题的就是那个很丑陋的“龟甲”,图哈切夫斯基的出发点是加强一线侦察部队的防御力,避免他们在敌人的火力下被大量杀伤。

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这个龟甲虽然名义上能抵挡全威力步枪弹的连续命中,但是这玩意儿死沉死沉的,背上这么一个乌龟壳之后,侦察部队的机动性瞬间就归零了。

那真是跑不动、站不起来什么战术动作也做不出来,本意是为了减少伤亡才配发的装甲反而却导致士兵更大的伤亡,反正对于一线侦察部队来说,对这个龟壳真心是无爱。

不光是龟甲有问题,看上去很好很强大的炮兵支援战术也被证明是完全不切实际。首先是37毫米步兵炮威力太小了,根本啃不动敌人坚固的工事,有战例显示曾经一个炮班向一座机枪火力点连续发射了4发炮弹都无法将其摧毁,反而在敌人机枪的杀伤下,这个炮班的9个小伙子死了一多半,只能狼狈的遗弃火炮逃了回来。

不光是威力小,其次更重要的问题是37毫米步兵炮虽然算轻的了,但是对于突击作战还是显得笨重,在没有骡马牵引的战场环境下(只能人推肩拉),让炮兵班的几个小伙跟上步兵突击的速度非得尿血不可。根据初次作战的统计,75%的炮兵班在牵引过程中没有进入炮位就被敌人的火力杀伤了。

总而言之,图哈切夫斯基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新战术,一开始就被证明是个不可不扣的悲剧。不过小图却没有一点儿灰心丧气的意思,他本来也是借此完善战术,作为一个已经很久没有打战壕战的指挥官,他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来找感觉。

那么图哈切夫斯基找到感觉了吗?暂时还没完全找到,不过他也没必要费劲去找了,因为他的问题李晓峰已经帮忙解决了。在上次同波兰人的决战结束之后,李晓峰、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就聚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重点探讨的问题就是怎么打阵地战。

经过一番研究并结合演戏的结果,李晓峰他们三个完善了相关战术,加强了专用于攻坚的战斗工兵的火力配置。之前的经验表明战斗工兵不需要累赘的全威力步枪,那玩意儿根本施展不开,转而配置费德洛夫的突击步枪和轻机枪(PK机枪也显得笨重)。

当然重点不是这两种武器,战斗工兵最重要的武器是喷火器、榴弹发射器、火箭筒和手榴弹。甚至连武器装具和服装都做了改进,为了更好的完成匍匐和滚进等战术动作,配发了护膝和护肘以及战术胸挂系统,士兵们再也不是一根武装带打遍天下的**丝状态了。甚至还超前配发了更合适的单兵防弹衣。

这还是单兵火力的改变,更重要的在于支援火力,笨重的步兵炮已经被证明跟不上突击群,而且威力也不够。为了更好的摧毁敌人的工事,突击群的伴随火力由100毫米无后坐力炮解决,而支援火力则交给了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